1)訥訥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今日出惡言者,明日必得惡報。
3)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贄
4)不言體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識,言者暗矣,聽者心厭矣,究于事實何俾之有?惲代英
5)有時候,有些話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6)贈人以財者,唯申即目之歡;贈人以言者,能致終身之福。
7)凡為人言者,理勝則事明,氣盛則招拂。
8)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
9)凡聽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識見,又要知言者氣質,則聽不爽矣。呂坤
10)教師總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國的引路人。杜威
11)從預言中你可以得知許多預言者的信息,但對未來卻所獲無幾。
12)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薄?span style="display:none">AVp子文庫范文網
13)慎于言者不嘩,慎于行者不伐。
14)不言體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識,言者暗矣,聽者心厭矣,究于事實能使他養成忍受痛苦的習慣;為了使他將來受得住關節脫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須使他歷盡體育鍛煉的種種艱苦。
15)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
16)雖然毫發之失生于心術,其流之敝有不可勝言者。
17)言者,風也;無足而行,無翼而飛,不可易也。
1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9)寡言者的說話,往往是扼要動人的。
20)言者無罪聞者戒,下流上通上下泰。
21)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
22)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23)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24)假如當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假如當初唐宗不能聽取魏征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人言者亡。
25)天有成象,春其春,秋其秋,人其人,物其物,秩然名定而無所推移,此其所昭示而可言者也。
26)書征書解便于官而不便于民,官倚書為包納,書即視花戶為產業,官坐享成功,而書之侵漁含混原剩加收流有不可勝言者。
27)假若當初吳王能闔閭能聽從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個國破家亡的結局呢?假若當初越王勾踐當初不能采納范蠡文種的意見,又怎能實現滅吳復國的愿望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28)則不免陷于溝壑,撞于巖墻,甚或以是而喪其生焉。情欲亦然。茍不以明清之理性,與堅定之意志節制之,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29)論學則必期于圣人,語治則必期于三代,至于進為之方,設施之術,具有節級,鑿鑿可行,非徒托諸空言者。
30)一種教條一旦控制了國家機關,國家就會成為鎮壓的工具,并迅即建立恐怖統治。任何言論,只要是向無限權力挑戰的,都必須予以鎮壓,還要扼住那持異議的言者和作者的脖子。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