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鷄子”。1.雞蛋。《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宣帝地節四年五月,山陽濟陰雨雹如雞子。”宋梅堯臣《觀楊之美畫》詩:“設色鮮潤筆法奇,絹理膩滑雞子皮。”《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潘保正又拿了十來個雞子來賀喜,一總煮了出來。”田漢《關漢卿》第四場:“您想想,您這樣拼命似的寫,我能睡嗎?去煮個雞子兒吧。”
(2).雞雛。《說文·隹部》:“雛,雞子也?!倍斡癫米ⅲ骸半u子,雞之小者也?!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凹蠋Я艘粋€小雞子,在嫂子房里煮著。”
亦作“鷄子”。方言。雞。王西彥《黃昏》:“四天前一個黑早,如果有雞子,大概只有頭一啼吧,她摸黑給男人起來煮點心?!薄缎氯A日報》1990.8.23:“目前雞子存欄還有589萬只。”
雞的解釋雞(鷄)ī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啼能報曉,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雞。母雞。雞雛。部首:鳥;
子的解釋子ǐ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動物的卵:魚子。蠶子。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