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言。無,沒有。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唐世梁太祖未建國前,崔禹昌擢進士第……梁祖以其有莊墅,必藉牛,乃問曰:‘莊中有牛否?’禹昌曰:‘不識得有牛。’意是無牛。以時俗語‘不識得有’對之。梁祖大怒曰:‘豈有人不識牛?謂我是村夫即識牛,渠則不識,如此輕薄,何由可奈!’”
不識的解釋.不知道,不認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编嵭{:“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碧祈n愈《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濒斞浮叮技饧?span style="display:none">BIq子文庫范文網
有的解釋有ǒ存在:有關。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表示發生、出現:有病。情況有變化。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表示大、多:有學問。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