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知道,唯有心平氣和方能做到神與物游,似這般急躁,到頭來只會弄巧成拙。
二、正是這種魏晉“深情”,把中國詩學引向強調“神與物游”和“情景相生”的抒情道路,并深深地刻上了宇宙情懷的烙印。
三、物性是實在的,當物性的意義引發我們展開神與物游般的遐思時,物性的實在被遐想隱喻化,象征由此呈現。
四、這次展出,是一次神與物游、心隨情走的交流與牽引,希望能有更多的市民去關注客家,把客家精神、客家文化發揚光大。[造句網/398901.html]
五、畫冊中一幅《太行神韻》就充滿了古代文人理想中的“神與物游”之境,作品出自當代實力派畫家周河河先生筆下,用筆霸氣之中靈性十足。
六、本報訊7月1日,“神與物游——中國國家畫院孔紫工作室2015屆師生作品展”在北京樂木文化藝術空間開幕,展出18位學員的優秀國畫作品百余幅。
七、“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思理為妙,神與物游。
八、畫家“神與物游”,心物交融,離不開“造境”寄情來表現自己的情趣、心態及強烈的個性和主體意識。
九、同時要善于思考,發揮一定的想象力,讀到書中的形象能“神與物游”,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十、蘇軾秉山川之靈,關天地之運,處北宋百年承平之際,四十余年間宦游南北,“身行萬里半天下”,所到之處,餐山色,飲湖光,神與物游,思與境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