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報告應該怎么寫?黨員干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員學習報告心得體會范文,供你參考!
黨員學習報告心得體會范文篇1
黨組織選任干部,體現了黨的信任、人民群眾的重托。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珍惜這份信任,把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黨員干部的成長,離不開信任,更離不開監督。《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把“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作為重要原則,有針對性地設計監督制度,體現了監督和信任的有機統一。具體從以下3個方面理解。
增強監督意識。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條例》指出:“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边@就告訴我們,黨內監督面向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我們黨是執政黨,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或大或小的權力,面臨著形形色色的誘惑,往往會成為被“圍獵”的對象,如果不加強監督,就很容易出問題。一些領導干部走上違紀違法道路,有理想信念動搖、紀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也有日常管理監督不力的原因。信任不是不要監督,監督也不是不信任干部。指出,黨教育培養一名領導干部不容易,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干部的監督,是對干部的愛護。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監督意識,不斷提高履行監督責任和自覺接受監督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完善監督制度。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最重要的是靠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稐l例》針對黨內監督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著眼于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規定了巡視巡察、組織生活、黨內談話、考察考核、述責述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等監督制度。比如,針對黨內監督系統性、經常性、有效性不夠的問題,要求“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針對履行主體責任缺乏硬性規定的問題,規定“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針對監督發現問題糾正整改剛性約束不足的問題,強調“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做到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加強對履行黨內監督責任和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査”。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嚴格執行黨內監督各項制度,防止“破窗效應”,促使黨的領導干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加大監督力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條例》指出,“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黨組織對黨員干部要政治上激勵、思想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讓他們安心安身安業,同時又不能放手不管、疏于監督。在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下,要不折不扣落實《條例》,不斷加大監督力度,在嚴管中體現厚愛。要強化日常監督,既抓“八小時之內”,又抓“八小時之外”,及時了解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狀況,抓早抓小、抓常抓長,擰緊管黨治黨的螺絲。要抓好事前和事中監督,落實《條例》關于“上級黨組織特別是其主要負責人,對下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應當平時多過問、多提醒”、紀律檢查機關“嚴把干部選拔任用‘黨風廉潔意見回復’關”等規定,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把隱患清除于未生之時。要消除監督盲區,推進巡視和派駐監督全覆蓋,使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關鍵崗位領導干部都能受到嚴格監督。
黨員學習報告心得體會范文篇2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沒有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沒有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就難以落實,黨的執政基礎就會被削弱,甚至出現人心向背的問題。因此,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于鞏固我們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最根本的工作路線。必須牢記,人民群眾是人類歷史的創造者,離開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和創造性勞動,一切無從談起。我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站穩人民立場,增進群眾感情,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把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稖蕜t》指出:“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
第二,要心系群眾、體察民情,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稖蕜t》指出:“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決不允許在群眾面前自以為是、盛氣凌人,決不允許當官做老爺、漠視群眾疾苦,更不允許欺壓群眾、損害和侵占群眾利益?!爆F在,有的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有的盲目決策,給群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有的作風粗暴,欺壓百姓;有的與民爭利,侵犯群眾利益,等等。出現這些問題有多方面原因,從根本上講是堅持人民立場出了問題,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度出了問題。我們學習和貫徹落實《準則》精神,必須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始終堅定不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一定要著眼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時刻傾聽群眾呼聲,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第三,要改進和創新聯系群眾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民意調查等制度。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掌握新形勢下黨群干群關系的特點和規律,創新密切聯系群眾的途徑和方法,善于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提供服務等多種形式凝聚和激勵群眾,不斷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本領,團結帶領群眾跟黨走。要重視與群眾及社會團體的直接交流,通過深入群眾聽取意見,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稖蕜t》指出:“利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等各種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要拓展與群眾直接聯系和溝通的渠道,建立和完善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幫助廣大群眾正確認識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引導群眾自覺同黨和政府同心同德,形成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