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eriodsandcommas]∶中國古代文章中沒有標點符號,誦讀時稱文句中停頓的地方,語氣已經完的叫“句”,沒有完的叫“讀”,由讀者用圈(句號)和點(逗號)來標記
習其句讀。——唐·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
(2)[sentencesandphrases]∶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書面上用圈(“。”)、點(“、”)來標志。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唐韓愈《師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仙人島》:“我言君不通,今益驗矣。句讀尚不知邪?”魯迅《花邊文學·點句的難》:“常買舊書的人,有時會遇到一部書,開首加過句讀,夾些破句,中途卻停了筆:他點不下去了。”
句的解釋句ù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簿渥x(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恥)〕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句ō〔高句驪〕古國名,即“高麗”。筆畫
讀的解釋讀(讀)ú依照文字念:讀數(?)。讀經。讀書。宣讀。朗讀。范讀??磿営[:閱讀。速讀。默讀。讀者。求學:走讀。字的念法:讀音。讀破。讀(讀)ò舊指文章里一句中間念起來要稍稍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