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術以立綱紀。朱熹
2、但人君不知,群臣勿用也。
3、人君必從事于富,不富無以為仁。
4、夫聖人乃千載一出,賢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見者也。
5、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至于就養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則罪人。
6、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7、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虧失,古人以為日月之蝕,人皆見之。
8、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知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打私為天下之大公。
8、造 句 網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還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9、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惡惡著,則小人退矣。
10、人君之能異于此:故臣以自任為能,君以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眾材也。
11、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12、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
13、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思,何患聞天下不廣?
14、為人君者不多聽,據法倚數以觀得失。無法之言,不聽于耳;無法之勞,不圖于功;無勞之親,不任于官。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15、讀史須見圣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16、戒貪,求心安理得;慎行,為正人君子。
17、人君出言欲聞己過,其國即興;若出言欲人從己,其國即喪。
18、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茍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也。
19、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
20、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敗之端,審治亂之機,知去就之節。雖窮,不處亡國之位;雖貧,不食亂邦之祿。潛名抱道者,時至而動,則極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則建殊絕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揚于后世。
21、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2、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23、發莫引人發笑。倘若你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你就必須莊重些,要像個正人君子。所有巍峨的紀念碑都是建筑在莊重這個基礎之上的。托馬斯·科溫
24、賺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個正人君子為社會效勞。
25、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
26、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饑,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幫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側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
27、讀書明理的人品行偽善,就同狡詐的小人肆無忌憚地作惡沒有區別,如果正人君子中途變節,還不如奸詐小人改過自新。
28、我不求必勝,但矢志真誠。我不一定求成功,但定必言行如一,貫徹始終。我必將與正人君子并肩,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29、致孤獨者,如果我們在我們一個人獨處時不能像我們在大庭廣眾之下時那樣尊重別人的榮譽,那我們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30、觀日月之行,不足以為明;聞雷霆之聲,不足以為聽。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