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信自覺,自利利他;把握根本,不泥表相;超越對立,當下安心;不執是非,勤修正行;逆順達觀,解脫自在。
2、社會強烈呼喚道德、良知、求真、向善、自利利他的中國精神。
3、“學術化、教育化、藝術化、科學化、生活化”,強調自利利他,于是佛法從山林進入現代社會,變得親切而闊大。
4、這是佛家自利利他的菩薩修煉。
5、只有自利利他,才能更好地救助眾生。
6、“少林傳承人既要勇于實踐和履行佛法自利利他的使命,也要以無畏的精神,勇于擔當時代與社會對中國佛教與禪宗少林的期待。
7、我弘圖寺也積極順應和踐行‘人間佛教’這一現代佛教發展之大勢,要求全院佛教徒應積極入世,努力闡揚和實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精神。
8、道德的底線是不損害他人,不傷害他人,樂善好施則是要在不損害他人、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做到自利利他,并進而慈悲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