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姑就要出門子了,大家都舍不得她.
(2)每到正月,出門子的姑奶奶都惦記著回家聽戲。
(3)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
(4)我說單隨!等明年她們閨女出門子我怎么辦?所以我就和他們一塊隨了一份。
(5)大姐雖說出門子了,還總扛著娘家的一攤子事兒,叫梨兒怪不落忍的。
(6)元宵節也是交友結社最佳時刻,舊時未出門子的女子不能隨便逛街,但此時卻可以無拘無束到燈會游玩。
(7)傳說、張天師的外甥女二十七、八歲了,還沒有出門子。
(8)親朋好友及街坊四鄰,誰家的閨女出門子,都愿意請老太太給做一身大紅綢緞的嫁衣。
(9)他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孩,已經出門子了,嫁的是一個鋪瓷磚的小伙子,老張的師兄保的媒;小的男孩正讀著初三,馬上就要考高中了(造句網/7455031.html)。
(10)大清國倒了,帽筒沒倒,不但沒倒反而從官家傳到尋常百姓人家,后來竟成了閨女出門子的陪嫁必備品。
(11)初一的這兩項基本上屬于男士的專利,多數北京人初一有忌門的習俗,所謂忌門就是初一這一天拒絕女性來訪,即便是出門子的姑奶奶也不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