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論文通過對洋務學堂的歷史考察,探討“中體西用”辦學觀對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起步階段的地位和作用問題。
2、“中體西用”思想是近代以來,中國學習和借鑒西方文明的一種政治文化理念。
3、而關于現代新儒家是否屬于中體西用派,歷來聚訴紛紜,莫衷一是。
4、譚嗣同之所以采用“中體西用”說,與其天賦之性格,后世之閱歷有必然的聯系。
5、張之洞作為洋務派的個中翹楚,大力倡導“中體西用”說。
6、“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一種過渡性理論,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由張之洞主持制定的癸卯學制的誕生,開啟了中國教育體制的近代化進程。其主導思想就是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觀。
8、土山灣美術工藝所以西方傳教士文化為載體,滲入了中國的文化形態,在“中體西用”的半開放氛圍中,建立起適于自身長期發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