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賢弟記憶,初登仕路,奏請葬吾,更贈重爵,并棺槨衣衾之美,凡事十全。
2.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
3.衣衾棺槨,窮極華侈,齋醮追薦,自不必說。
4.只因遺得風liu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5.張員外又備棺木衣衾,盛殮已畢,將他夫妻兩口棺木權埋在祖塋之側。
6.寧托有妹葬此,發掘女骨,斂以衣衾,賃舟而歸。
7.至于棺槨及入殮衣衾均系教育廳代墊,曾向他們要求在我當年畢業后分期歸還。
8.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9.26、喪禮近時多有流于異端惑于妖妄,子孫當一切禁絕之,毋得混于流俗,其衣衾棺槨衰麻哭踴葬齋貢禮,依周文公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