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迎神賽會具有一般性特征與一定的社會功能。
2.同時,在迎神賽會風潮的不同階段中,農民社會心理又明顯具備現代性的某些特征與趨勢。
3.針對迎神賽會風潮,上海政府反應強烈,連續發布禁令禁止迎神賽會進行。
4.迎神賽會和其它民俗一樣,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又隨時代的變化發展而不斷體現出時代色彩。
5.上圖:曹族男子在祭壇前的廣場高唱迎神曲,腳下踏著簡單的四步舞。
6.本文以這五本會簿為基礎,對明清時期的迎神賽會進行個案研究。
7.石破天恭迎神雕大俠和龍姑娘,賞善罰惡二使外出未歸,由在下代為迎客,請二位前往。
8.我中國之民,俗尚鬼神,年中迎神賽會之舉,化帛燒紙之資,全國計之每年當在數千萬。
9.許多地方的迎神送神祭和齋戒,多是避免與行進中的神怪沖撞。
10.鳴鼓、禮官就位,迎神、進饌、恭讀祝文,送神、全體三鞠躬、關扉,鼓樂聲中,孔廟內莊嚴肅穆。
11.迎神賽會這一天出巡的神,如果是掌握生殺之權的,……那么,他的鹵薄中間就另有一群特別的腳色:鬼卒、鬼王,還有活無常。
12.夫中國各鎮、埠,每歲迎神賽會斂資輒至萬千,舉國若狂,動輒肇事。
13.按照仿古禮儀,主祭官率眾官進行了迎神、上香、頌祝文、行初獻禮、獻帛、誦祭文、行亞獻禮、撒五谷、奠酒、送神、望燎、行終獻禮等。
14.祭祀大典分為燃放爆竹迎神、鳴放禮炮、上香祭拜、恭讀祭文等八項程序,表達了中華兒女對軒轅黃帝開創文明、佑護中華民族的感恩心情。
15.過去,村里人擺雞出來是為迎神和供神,比賽肥雞是為了評比哪一家人對神明最虔誠。
16.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
17.*彎嘉義縣布袋鎮今天舉行特殊的“沖水路、迎客王”迎神祭典,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神轎一一沖進水里。
18.況今日各鎮、埠迎神賽會,無益之費累萬盈千,游手好閑者動輒因而肇事,何如移此項資財以開博覽之會,則美利既難悉數,而積弊亦可頓除。
19.依照仿古禮儀,身著漢服的祭祀人員進行了迎神、上香、頌祝文、行初獻禮、獻帛、誦祭文、行亞獻禮、撒五谷、奠酒、送神、行終獻禮。
20.在南宮、元氏、獲鹿、井陘、滿城、撫寧等縣,人們習慣稱之為民間“迎神賽會”的一種儀仗形式。
21.城上清笳城下杵。秋盡離人,此際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聲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斷君行處。行宿黃茅山店路。夕陽村社迎神鼓。納蘭容若
22.蒼震有位,黃離蔽明。江充禍結,戾據災成。銜冤昔痛,贈典今榮。享靈有秩,奉樂以迎。--迎神曲。藤萍
23.清末該街不但是唯一王爺信仰取代媽祖信仰的港街,迎鯤身王更成為該地每年最重要的迎神賽會。
24.如果我們行住坐臥都能心念口誦這個除穢金剛神咒,路邊廟中的眾神,或路上迎神賽會的諸神都會禮敬你,甚至追隨保護著你!十八、超度解脫。
25.在南方,范仲淹到睦州上任,過嚴陵祠,正遇吳地群眾來此歲祀迎神,歌唱的就是柳永的【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