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人,方有性,性州異;教成俗,俗州異,道化俗。
3.學校教育是國家培養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傳統得以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
4.官學作為化民成俗、長育人才之地,在兩宋學校教育發展史上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5.我們暫停在語義的層次換句話說,暫停在語詞約定成俗的地方。
6.關于前者,我只懂得記住和實行常規行為中約定成俗形式的藝術。
7.從語義的角度來看,一個復合詞的意義經常是約定成俗的,而不總是它各個組成部分意義的綜合。
8.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民間力量,就是指這種俗民對于約定成俗的事象進行自覺維護的力量。
9.以至后來周邊百姓相沿成俗,只要是離家出遠門,即使是選擇陸路交通,也要趕來謁廟,點一炷平安香。
10.后世人直到今天,也還相沿成俗稱南京為六朝故都。
11.……削發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爾等毋得不遵法度。
12.這里的人們哀悼親人,在萬木叢林中選柳為伴約定成俗,柳扮演了另樣的角色。
13.多在正月農閑期間行其事,并相沿成俗。
14.然欲以化民成俗,請于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15.所謂才生于世,窮達惟時;而風liu遂往,馳騖成俗,媒孽夸炫,利盡錐刀,遂使官人之門,肩摩轂擊。
16.*彎金門自來水廠進行湖庫整治工程,造成俗稱“廈門老鼠”的罕見植物“簕”棲地破壞殆盡。
17.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必成俗學。
18.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19.自從十六世紀以來,曾有人以認識自己及照顧自己的重要性為名,從事批判約定成俗的道德。
20.這是一種舛戾的風氣,怎么都順手牽羊般地借一句唐詩來作文章文集的題名,古人是絕不會這樣沒自尊的,"五四"時期未見有無聊如此者,弄雅成俗何其酸腐憊賴,誠不知誰是始作俑者。木心
21.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系的。
22.集合住宅的設計,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一種可以拋開約定成俗的市場制約,回到生活,回到土地,回到單純。
23.與主流儒學經院化、精英化、脫離了大眾不同,非主流儒學即鄉間儒生則承擔起儒學普及與教化大眾、化民成俗的工作。
24.后魏及齊,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山東之人,浸以成俗。
25.此教規由西山人定立,天賜子皆能遵行不悖,那些半道入教的中土之人仍沿用土葬,相沿成俗,雖有悖于規制,然追究者絕少。
26.由于它是佛教圣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
27.且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咸執國鈞,朋黨比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申。
28.要盡量消除研究生的防范意識和抵制意識,讓其在自然狀態下接受教育,以達到“化民成俗”的目的。
29.應該說,行善過年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農歷新年期間,施貧濟老、扶危濟困相習成俗。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