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者并不是蠻勇之謂;凡見義不為為非勇,欺凌弱小為非勇,貪圖便宜,使乖取巧,自私自利皆為非勇。
(2)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3)對正義事業保持沉默,等于為非正義事業呼喊。
(4)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
(5)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為非其有。
(6)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
(7)有多少人為正義事業捐軀(造句網http://),就有多少人為非正義事業死亡。
(8)或彼以為非,此以為是;或本同末異;或兩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9)沒有獨立氣魄的人,總是依賴成性,為非作歹。福澤諭吉
(10)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荀子
(11)為非作歹的歹徒落入了法網。
(12)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3)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14)逆境誠然可貴,然而過分地崇尚逆境,甚至認為非逆境不能造就完美的人,這也是一種偏見。
(15)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16)我說過不少謊話,因為非此則不能生存。但是我還是敢于講真話的,我的真話總是大大超過謊話。因此我是一個好人。
(17)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8)苦身為善者,其賞厚;苦身為非者,其罪重。
(19)洛陽令居然虎口拔牙,把漢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家為非作歹的仆人抓去,就地正法。
(20)一些紈子弟倚仗他們父兄的權勢為非作歹。
(21)誰不渴望友情呢?交幾個好友,做一些為非作歹的事情,需要時可以不為人知,需要時也可以人盡皆知。
(22)我恨以父母的本事,為非作歹的廢二代.
(23)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靜靜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搖曳的綠葉,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敬意,無論是生命的,還是被我們視為非生命的,無論是一粒蟄伏在綠葉間的蟲子,還是我們腳下的一粒泥土。
(2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的本領,也無甚用處。并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25)不為官位而爭,不為財色而誘,不為得失而慮,不為生死而憂,不為權勢而懼,不為非分而求。
(26)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27)我們不得不適應這一現實:歷史乃是萬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動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懲惡又不報善。因為它不是根據正義而是根據力量。它總是把勝利分配給有權勢者,任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一般說來,在世俗事務上它總是替為非作歹者撐腰。茨威格
(28)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29)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
(30)故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雖有,不亦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