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2、孟子主張“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
3、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有所為,又有所不為,才能真正的有為。
4、‘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正是這種情形。
5、虎兒,你要記住,大丈夫,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人要審時度勢,決定取舍,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
6、我們是不是應該深思“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的深刻含義。
7、睿智,就是知道該忽略什么,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十多年前,我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樹木剪枝的啟示》。
8、也是個有眼光的人,別看他是個殺狗的出身,沒讀過書,可他知道一味追求享受、沉溺于金錢美色中的人,是成不了大氣候的,人必須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