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居正裁革冗官失敗的原因有:活動本身有過火之處;在裁革冗官時對官吏的利益考慮太少。
2官冗問題伴隨明朝始終,成化時期冗官問題形成,正德時期官員隊伍及冗官數額創明代歷史最高紀錄,而并非人們所認為的嘉萬時期。
3張居正去世后,由于政局的變化,其所裁冗官陸續被恢復。
4到王朝統治中后期,冗官、冗員、朋黨、萎靡、懈惰現象以及政治腐敗往往積重難返,愈演愈烈,進而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根源。
5大宋雖然積貧積弱,存在著冗官冗兵冗費等諸多弊端,但如果將宋朝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比較,大宋仍然不失為一個盛世。
61522年,有近15萬閑冗官吏被奪祿除名。
7臣素有固疾,恐犬馬齒窮,不報大恩,愿乞冗官,備單車一介之使,勞來三輔,宣國威澤,以所習地形兵埶,佐助諸軍。
8臣素有痼疾,恐犬馬齒窮,不報大恩,愿乞冗官,備單車一介之使,勞來三輔,宣國威澤,以所習地形兵勢佐助諸軍。
8造句網盡量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更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9期中造成的冗官冗費也會導致國家財產的白白流失。
10慶歷新政推行前,北宋已是內外危機四伏,冗兵、冗官、冗費這“三冗”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完全陷入了“積貧積弱”的怪圈。
11除了經濟、軍事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外,在官員數量上也是多如牛毛,形成“十羊九牧”的冗官現象。
12蘇軾敢于挑戰不正當權力,直接對皇帝和宰相講真話,如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不當舉措,上書皇帝直言“冗官、冗言、冗費”等,為“宋代第一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