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山素季在演講結尾再次表明自己“不取悅于民”的立場。
(2)按理說這是商家的一種誠信、取悅于民的銷售方式。
(3)公安執法,既要取信于民,也要取悅于民。
(4)一個黨員干部,如何取信于民,取悅于民?答案十分明確:除了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更要有實實在在的、真正得了民心順了民意的政績。
(5)商家則捧金點戲,誠叩仙人,取悅于民,名利雙收。
(6)這不僅是取悅于民的需要,更關乎政府的公信力與誠信度,也更關乎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7)更有委員直截了當提出,為民辦實事絕不應滿足于“取悅于民”的表態,而應扎扎實實落到實處,看見成效。
(8)為取悅于民,季莫申科政府還將2005年政府預算中的80%用于社會福利支出,提高工資和退休金。
(9)以優異的質量取信于民,以獨特的風格取悅于民,以誠信的態度服務于民。
(10)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也是煙草企業取悅于民的又一舉措,各種公益活動中,煙草企業不惜巨資地捐助可謂用心良苦。
(11)我以為知識階層的所謂道德勇氣,一部分應該是表現在對強權的批判上,但更為困難更難做到的,是表現在他不迎合、不取悅于民眾上。
(12)2001年,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的布隆伯格之所以能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和他的樂善好施有關,他舍得將個人錢財投向社會公益事業,取悅于民。
(13)它起碼表現了執政者對權力來源的清晰認知和尊重,人們相信取悅于民不是一件壞事。
(14)我們更希望看到鐵路運輸服務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市場化之路走得更遠,而不僅僅是在一時取悅于民。
(15)楊斌認為,《暢通重慶交通規劃綱要》首次將助力車道、人行步道等慢行交通道納入規劃,是取悅于民的一件好事。
(16)孔子主張,選官和用人要從人民群眾的感受出發,人民想要的就給予他們,人民厭惡的就不要強加于他們,要取悅于民,不能和老百姓戧著走,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