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至坐視彼族越九萬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請,要以無禮之求,事無大小,一有齟齬動輒稱戈,顯違公法哉?故議院者,大用之則大效,小用之則小效者也。
(2)紅巾四擾太披猖,百戰將軍飲血亡;怪底后人偏不諒,誣稱漢賊實荒唐。
(3)他曾說,畫要披猖,要奇詭,要放誕而險譎,要尖刻,讓人家捉摸不定,而后驚奇。
(4)茲據慶端奏,浙江省賊事披猖,杭州危急,總兵鮑超現經曾國藩派令進攻寧國,請飭該總兵即由于潛、昌化取道援杭。
(5)乃聽流寇披猖,不行撲天,涂炭生靈、大負委任。
(6)你們怎么這么兇悍披猖,蠻不講理,就憑你們人多勢眾,欺凌弱寡嗎?你們懂不懂官府王法,講不講江湖道義?我看你們還是騰開大道,各走各的好!
(7)特家庭失教于前,利祿迷之于后,遂致披猖不可收拾。
(8)以妻故司空臣湛之女,誅亡余類,單舟遄遣,披猖千里,事哀行路,賊忍無親,莫此為甚。
(9)曩者青犢肆虐于中原,銅馬披猖于西陵,乃命卿總督師旅,掃蕩秦、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