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的生產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
2.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時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的,它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這是第一大成績。但隨著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局限性也表現出來,那就是沒有觸動城鄉二元體制。
3.農村改革是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
4.廣大農民在農村改革實踐中創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5.家庭聯產承包制并不意味著農村經濟私有化.
6.它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我國農村的第二次制度創新.
7.八十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國家經濟轉型,體制變化,導致了以農村社隊集體經濟為依托的農村合作醫療出現了大面積的萎縮。
8.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
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制度績效是顯著的.
10.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改革舉措符合中國國情。
11.后來,農村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相繼操辦了鐮刀、地排車等生產工具,喂養了牛、馬等用來耕作、軋場、拉車的牲畜。
12.1982年,我們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家分了5畝地,干了兩年全家解決了溫飽,同時也覺得土地是刮金板,只要勤勞肯干,就能多刮金。
13.在石河子總場,他十分認真聽取了連隊聯產承包、科技種田和連隊人員組成情況,還親自到農田里,仔細詢問和查看了剛剛推廣的地膜棉的生長情況。
14.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到村口的禾場集中,拈鬮兒,分田到戶。
15.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搞土地聯產承包,家家戶戶有余糧,有柴燒,多數人家用上了液化氣。
16.開會就是傳達上級分地精神、宣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群眾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大會小會至少開了二十來多次。
17.——這幅油畫,陳列于安徽肥西縣小井莊,一個自稱“聯產承包第一村”的地方,而不是人們所熟知的鳳陽縣小崗村。
18.鄧*平的改革沖破了集體制,不在所有制,而在于土地可以被家庭聯產承包,允許登記土地分給自愿耕種的個體家庭使用。
19.國有林業采育場是資源型企業,具有其特殊性,福建省南平市在改革探索中借鑒了國有工業企業改革辦法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經驗。
20.桂廟新村經濟發展部葉建輝總經理說,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蠔田也分給蠔民承包。
21.從1948年講起,從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到互助組、合作社、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家庭聯產承包制……一直到2006年國務院取消農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