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對中書舍人中年資深久者及中書省、門下省屬官的敬稱。五代、宋以后亦用為對宰相的稱呼。明清又用為對翰林中掌誥敕的學士的稱呼。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兩?。ㄖ袝 ㈤T下?。┫嗪魹殚w老,尚書丞郎、郎中相呼為曹長?!?font>《舊唐書·楊綰傳》:“故事,舍人年深者謂之閣老,公廨雜科,歸閣老者五之四?!彼梧嵨膶?font>《南唐近事》:“一日諸閣老待漏朝堂,語及林泉之事?!泵骼钯?font>《復焦弱侯書》:“趙文肅先生云:‘我這個嘴,張子這個臉,也做了閣老,始信萬事有前定。’”清趙翼《陔馀叢考·閣老》:“蘇州有閣老坊,乃吳匏庵為學士時所建,則翰林之在文淵掌誥敕者,亦得稱閣老矣。”
閣的解釋閣(閣)é類似樓房的建筑物,供遠眺、游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于外交場合)。特指女子的臥房:閨閣。出閣(出嫁)
老的解釋老ǎ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極,很:老早。老羞成怒。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