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小雨點伴著陣陣春風,淅淅瀝瀝,如絲如縷般地飄落大地。漸漸地,整個天空雨霧彌漫,雨珠兒串成一個大珠簾,如煙如云地籠罩了一切。
(2)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余音繞梁三日猶未盡。
(3)月光是上蒼派來的美妙天使。她游蹤如縷,吐氣如蘭;她辭空而落,舞步輕盈。那些有關嫦娥的傳說,至今還讓塵世的人們浮想聯翩。
(4)正是由于俗賦自身的不絕如縷,故南北朝以后,俗賦仍繼續發展。
(5)許多古老的民間藝術,代代有傳人,不絕如縷。
(6)對你的思念象裊裊的輕煙不絕如縷,對你的祝福是潺潺的小溪伴隨一生一世。
(7)此后的二十多年,強調農業重要性的言論可謂不絕如縷俯拾即是,及至今日強調到了言盡其辭無以復加的程度,似乎與古代的重農言論也已相差不遠。
(8)音樂會上,演員們的歌聲不絕如縷。
(9)不絕如縷的音樂從窗外傳進來,傾耳細聽,原來是月光曲。
(10)新年好!對你的思念象裊裊的輕煙不絕如縷,對你的祝福是潺潺的小溪伴隨一生一世。
(11)由于在知識分子中還有不絕如縷的亂世“右武”思想與主張及其勇武精神,才使近代中國免于列強瓜分。
(12)流入不絕如縷,卻少了相應的流出。
(13)這一條線索力抗時潮,真可謂不絕如縷,那知現在卻成為大陸與海外共同承認的顯學,確實是不可思議。如今第二代的新儒家也已凋謝,應該是一個適當的重新加以檢討的時刻了。
(14)音樂會上,演員的歌聲不絕如縷。
(15)而今偷渡赴港仍不絕如縷,可是放眼歐盟各國,相互間出入如履平地,我們連個深圳也用鐵網團團圍住,莫說香港了。
(16)笑聲像一串銀鈴丁冬響,半入河風半入云,香霧中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17)春風把太陽的臉吹得更紅了。這時,春雨晰淅瀝瀝地下著,像牛毛,像花針,像絹絲,密密地斜織著,如絲如縷般飄落到大地上。用眼睛是很難找到它的,要用心去感受……
(18)院子邊的薔薇花雖然沒有如此奢華,但那曲曲折折的藤蔓,那淡妝濃抹的花朵,就已足夠詩意了;還有那“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的梵音如縷的香氣,微風輕輕一吹,就溢滿院落,溢滿整棟房屋,真是讓人一世流連。
(19)水手們在一排駁船中間像狼嗥似地拚命喊叫,什么地方有人用錘子敲著鐵板。拖長凄涼的音調在唱歌,排遣著不絕如縷的憂思,給人們的心上添一點淡淡的哀愁。
(20)最后,對兩漢辭賦“九體”作品較為稀少的原因及“九體”作品在產生后不絕如縷的因由進行了分析。
(21)這是年輕而正直的精神在不完美的社會條件下掙扎的結果,但她對周圍和后世的影響“依然不絕如縷”。
(22)香港和海外社會創業者跨越重重障礙,奮力前進,改變世界的種種事跡,鼓舞人心,而且不絕如縷。
(23)這樣,在結尾一句又把詩意推進一層,猶如異峰突起,遙指天處,使通篇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24)在其后的文化史上,我們看到,這種佯愚形成了一個不絕如縷的詼諧傳統,在人們的日常談笑中,一個個愚人與佯愚智者的故事代代相傳。
(25)故士族一旦獲得公認,就成為社會仰慕的對象,成為相對獨立于統治意識形態的文化標準,不許清流所不容的寒人濁官商人巨賈所玷污,抵御政治入侵以至于唐朝,維系文化法脈,不絕如縷。
(26)江湖中人的行為,又時時處處與主流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有時甚至是根本性的對抗,如歷朝不絕如縷的流民起義,如近代秘密會社自覺與不自覺地卷入民主革命,等等。
(27)伽利略關于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金石之音人人耳熟能詳,這一先見之明直至今日仍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28)農民兼業工商,販夫走村穿巷,富商巨賈活躍,也包括飄洋過海者,宋元開始,史載已不絕如縷,這是不爭的事實。
(29)本文認為,在時代巨變導致社會心理普遍黯然向下的蕭索現實中,韋應物以一種看似平心靜氣的獨特方式記錄時代圖景,抒發盛世悲音,成為盛唐氣象不絕如縷的余響。
(30)更為可貴的是,張先生敏銳地發現簡單照搬蘇聯的法律觀與階級分析方法,會使無產階級的法律陷于歷史的虛無,會造成中國數千年不絕如縷的法律傳承發生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