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陽令居然虎口拔牙,把漢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家為非作歹的仆人抓去,就地正法。
(2)果然王莽在弒帝篡漢之后,終于又敗亡,由光武帝中興了漢朝,是為東漢。
(3)光武帝派使者吊喪,見其家徒四壁,只有布被覆尸,大麥數斛,破車一輛。
(4)奏書呈上,光武帝由是頗為器重。
(5)掃墓始于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劉秀倡始。
(6)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甄宇任青州從事,因清廉有為,被征拜為太學博士。
(7)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遠罷退功臣起用文吏?功臣們的學政素養并不差。
(8)但是從其向漢光武帝朝獻時沒有進貢“生口”這一事實分析,奴國的奴隸并不多少。
(9)漢光武帝劉秀給漢朝來了一把中興,居然又延長了近二百年的國祚,可謂是最成功的中興。
(10)光武帝憐強無罪,自愿遜位,故特加給魯地,令他徙居魯殿,安享天年,偏強壽命不永,歿時只三十四歲。
(11)如果遇上漢光武帝劉秀,一定和他爭霸中原,但不知道鹿死誰手。
(12)瓦店鎮黨委*記馬煒說,瓦店鎮是漢光武帝劉秀故里,至今境內有光武祠、千年漢槐等一批歷史遺跡和文物資源,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13)原來光武帝十一子,惟臨淮公衡,未及王封,已經殤逝,尚有兄弟十人,除明帝得嗣統外,要算東海王強,及東平王蒼,最為循良。
(14)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要把美貌的皇姐湖陽公主下嫁給大司空宋弘,宋弘辭以“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傳為佳話,百代流芳。
(15)綠林山風景區是歷史上著名的綠林起義發生地,也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發祥地。
(16)京山縣雁門口鎮,原名“雁鳴口”,因漢光武帝劉秀過境,聞雁鳴而得名。
(17)(《后漢書·光武帝紀》)他一心用“柔遠能邇”的“德政”懷柔天下,企圖給后世留下一個永無戰爭的太平盛世。
(18)漢光武帝名叫劉秀,因而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稱改為“茂才”。
(19)10、中國自古就有28星宿之說,漢光武帝平定天下時,就有聞名于世功臣28人,***成為開國領袖,也有28位大功臣。
(20)“吾天之下莫不皇土”,試想,假如做了光武帝的劉秀真的有鳥絕弓藏、兔盡狗烹的心思的話,那么一百個嚴子陵怕也難以悠然在富春江上垂釣了。
(21)此人姓劉名曄字子揚,淮南人,據聞乃是光武帝嫡派子孫,素有才名,不若著宗正寺修書一封且先喚到長安來安置,也好就近考校。
(22)來自后世的張廣元知道結束這亂世之人乃東漢光武帝劉秀。
(23)卒之叛臣伏罪,國法得伸,光武帝之曲從眾請,誠哉其以公滅私也。
(24)漢光武帝生平:名劉秀,公元25年定都洛陽,創建東漢政權,在位33年,舉措得當,吏風廉明,史稱“光武中興”。
(25)嚴子陵名嚴光,字子陵,是東漢著名高士,漢光武帝劉秀登基做了皇帝后,曾多次征召其為諫議大臣,都被嚴子陵婉拒,并隱居富春江一帶。
(26)大火吞蝕著一切,光武帝以來東漢十一世皇帝慘澹經營了二百年的漢家宮頃刻間化為灰燼。
(27)東漢光武帝劉秀在削平各地割據勢力后,一方面整頓內政,一方面廣泛收羅人才。
(28)漢光武帝劉秀身為布衣時,在家鄉就知曉張堪志存高遠,還經常贊揚他。
(29)比起后世明代諸王穿州走縣占田和江南豪門的萬頃兼并,簡直就是小兒科,東漢的豪強看來也不是很強嗎?難怪光武帝不是上心。
(30)玉牒是漢代新出現的祭玉名稱,使用始于漢武帝,東漢時漢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禪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