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末世清談之風盛行以來,讀書人拘泥于章句,只會背讀師長的言論,用在時務上,幾乎沒有一件用得上。
2、在辦公室清談國事政事很容易,可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卻很難,而現實是清談國事政事者有話語權,解決實際問題者常常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
3、表面看起來名士們整日就是飲酒清談,歌嘯竹林,送往勞來,一擲千金,任意而為,放誕無忌,事實上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提心掉膽,惶惶不可終日。
4、即使象被人們稱之為“清談”、“玄遠”的玄學,也不例外。
5、由于清談玄學的興起,名人士大夫們追求曠達灑脫、放蕩不羈的名士風流;由于人生命運與*博結合的民俗民風,等等。
6、麈尾,是魏晉清談家經常手執的一種道具。
7、學步已堪憐,揮麈清談,轉疑文物勝堯天。
8、的確,這個時代的人喝酒、服藥、清談、放誕、狂狷、任性、好山水、好藝術,窮奢極侈的享樂和自暴自棄的頹廢。
9、說話這人乃是豫州刺史孔由,此人最愛清談高論噓枯吹生,所以說出話來也不免顯得有些迂腐了。
10、要理清談何容易,這些只不過九牛之一毛也。
11、三人這般清談,雖然是講修道之術,實際也要旁涉百家窮通古今,學養若是不夠,勢將無以為繼,幸好三人都各有所長,言笑歡洽。
11、造句 網祝您造句快樂,天天進步!
12、他好談玄理,是繼魏晉王弼、何晏之后的又一個清談大家。
13、司事者或笙簫歌唱,或煮茗清談,觀者如蟻集,檐下皆設欄為限。
14、買得明清青雀舫,中流容與恣清談。
15、但是,麈尾不是拂塵,更不是扇子,那是魏晉時期清談家經常用來拂穢清暑、顯示身份的一種道具。
16、“一壺揮麈,用暢清談;半榻焚香,共期白醉”,這種情懷可不僅僅是“小資”。
17、桓溫看不起清談家劉惔、王濛等整天穿著寬大的袍子,到處空談,不著邊際,什么事都不做。
18、通過清談找能力比執行武將略強的歷史武將去學習效果最好,如果找能力過高的目標去清談,則會事倍功半。
19、粵有賓兮時戾止,樵蘇不爨兮清談已,永歲終朝兮常若此。
20、“王衍清談,常持麈尾;橫渠講易,每擁皋比。
21、我讀書時主修心理學及歷史,因此我強烈地感到這現象有多可悲。專家們如何的認同,在清談節目里侃侃而談,或著書立說以求嘩眾取寵,他們對于歷史人物的論述是極其不真確。
22、佛教在對本土文化的曲迎中曲藏原始佛義,悲憫被消釋,佛理清談成了論辯技巧、華美言辭的演練場,佛學成為士人摩登的標識.
23、據相關記載,謝安家教的主要內容包括以儒家禮法為核心的“儀范”、子弟的從政態度與能力、玄學清談及文學藝術等。
24、小說讓人過癮,因為它能搭起華麗舞臺,有燈光,有角色,迷幻詭異,精彩紛呈,作者本身是戲子。清談是一個人站在角落里,燈光剛好打在他的頭上,他說著說著,也就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對別人說,還是對自己說。安妮寶貝
25、外因則主要是當時玄學對自然科學的批判,玄學家大都崇尚清談之風和浮華之詞,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學的有為。
26、而胡適講陶淵明的自然主義,“是他實地經驗過來的,平生實行的自然主義”,而不是“揮塵清談的口頭玄理”。
27、袁紹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超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融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28、何晏的駙馬府本就是涼快之地,再加上衣食無憂,便招集王弼、夏侯玄等人一起開清談Party,討論玄學。
29、袁紹公卿子弟,紈绔膏粱;張邈東平長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談高論,紙上談兵,打起仗來全都不是您董相國的對手。
30、木偶一般任憑菱兒給她帶上厚厚的肩墊和腰套,再穿上中衣錦袍,中午她將去陸府飲酒清談,前幾日陸三公子陸子之邀請她今日前去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