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不見佛陀之光,不關注佛陀,而執拗于命運的安排,就如同把柱子埋在沙中,即使運用謀略,也是沒有根基。
2.佛陀是發現真理的覺者,而不是去創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創造的東西并不能永久,因為他并不是發自本性的東西。
3.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4.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5.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勐煞◣?nbsp;
6.佛陀出生的那天,他的母親就死了?,F在這已經成了佛教的一種傳統觀念,每當一個佛誕生,他的母親無法活下來。我把它看成一種非常重要的象征。這意味著叛逆者的誕生就是舊有的死亡。
7.佛陀那么大的神通,尚且菩薩低眉,你憑什么傲視一切!
8.佛陀的愛將會看起來很冷淡。你需要一種熱情的愛,你需要一種看著你而忘掉所有其它東西的眼睛,這對一個佛來講是不可能的。
9.佛陀死后你可以膜拜他。耶穌死后你可以膜拜他。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成道的人被盲目的、聾的、無意識的群眾尊敬過、愛過。當你看見一個佛,你第一個無意識的行為就是反對他,因為他觸怒了你。
10.禪是佛陀與老子思想的結合產物。它是一個偉大的相遇,曾經發生的最偉大的相遇。那就是為什么禪比佛陀和老子的思想都要美麗。它是最高頂點的稀有的開花,它是那些頂點的相遇。
11.當你達到了自己存在的最高點,你將會知道菩提樹下的佛陀到底發生了什么。
12.佛陀曾經講過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13.我生活在佛陀的覺悟里,行走在自己的夢里,我想用這些貝葉經書,做一只船,離開輪回苦海。
14.佛陀說:“正如這缽一樣,如果你們的心量更大,煩惱和業障都不會困擾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樣大,不但可以載自己的石頭,也可以載眾生的石頭,一起到彼岸!”。
15.一個想要成為佛陀的人必須要丟掉愈來愈多的瑣事,好讓能量可以集中運用到重要的事情上。重要的話才說、重要的事才做、重要的信息才閱讀,然后你將會節省很多的時間和能量,然后你就可以將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能量運用到靜心、內在成長和觀照上。
16.檐廊邊緣碎裂處以觀音賜予之指輕輕觸摸數千佛陀碎裂處十萬億土寂宵時微微扎刺成為猴兒,去往山間成為蟹兒,去往河間成為人子,燃燒于煩惱的爐灶間化做飛灰淚漣漣復過今日如是佛子該如何爹爹娘娘請原諒今日碎裂,明日也碎裂。
17.佛陀二十九歲那年,他看見金錢的空幻,看見人倫關系的無意義,看見這世界一切都是空,他看見這一切的空相之后離開了皇宮。
18.佛陀是最純粹的宗教維度,可能達到的最純粹,但是他缺少別的維度。
19.很肯定佛陀看起來一定非常地女性,當一個男人進入心的層面,它就會變得女性、變得圓融、柔和及脆弱。整個世界上所有偉大的藝術家都愈來愈有女性優雅和細膩的特性,他們讓人感受到柔和、放松、平靜和安寧、他們已不再狂熱。
20.佛陀說每個人都有這三個身體。第一個,肉體的,是非常凍結的。第二個是液態的。第三個是氣態的。首先冰必須融化成水,然后水必須蒸發。
21.佛陀同你活在同樣的世界上,但你感到每一天你都在變臟,佛陀依然清新,好像他剛洗了個澡,干干凈凈的。
22.佛陀完完全全地放空他的頭腦而到達開悟。因此佛陀的教義中根本就沒有容得下神或其它任何東西的空間。他的道路純粹是一條否定的道路。
23.佛陀是負向的:拋開欲望,你就會根植于你自己。印度教是正向的:根植于你自己,欲望就會離開你。兩種方式都可以,它依你而定。
24.我也不會向佛陀妥協,當我發現他有2500歲了,還帶著制約、陳腐的觀念,對于新人類不但沒有用,反而是一個巨大的障礙時,我就會嚴厲地批評他。
25.臘八節到了,請佛陀念個平安咒,觀音灑點幸福水,彌勒奏個快樂音,祝你幸福加身,快樂纏身,一生一世,萬事如意。臘八節快樂。
26.欣聞喜得貴子,佛陀為之祈福,祝寶寶聰明健康;耶穌為之禱告,祝寶寶寬厚仁慈;真主為之賜福,祝寶寶圣潔安寧。最甜蜜的祝福送給你們,祝合家歡樂,幸福如意。
27.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凈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28.共濟會精神和有組織的宗教的區別在于,它不用專門的定義或名稱限定那種更高的力量。它沒有穩定性的神學名稱,如上帝、安拉、佛陀、基督,共濟會使用一種更通俗的術語,如至高的存在,偉大的宇宙建筑師。這就使得不同信仰的共濟會會員能走到一起。
29.如果死亡是事實,那整個存在就是荒唐而且瘋狂的。所以假如佛陀真的死去了,那意謂著他所具備的光輝、優美、詩篇、音樂等都會從整個宇宙消失。整個存在就會顯得愚蠢,那一切又有何意義呢?成長怎么會有可能發生?演進、進化又怎么而可能呢?
30.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高門里端坐,不辨清濁,但將明月痛飲,相忘諸般因果,蓮花臺上,寶相佛陀,我有明珠一顆,照破山河萬朵,世間應少有,閑暇如我,覓得川流萬籟,如共知交蹉跎,抱琴就坐,撥弦酬酢。乘物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