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又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
2.啥是人造衛星,我們幾個盲人摸象般胡亂猜測了一番,還自以為得意。
3.走進科技館,電子產品、人造衛星、核潛艇、航天飛機,令人目不暇給,應接不暇。
4.他這兩只手,論力氣雖不能降龍伏虎,但卻能設計出人造衛星。
5.另一種方法,被稱作為人造衛星激光測距,從人造衛星的幾十個地面站,發射可見波長激光。
6.這顆人造衛星主要用途是轉播電視節目。
7.人們對人造衛星送回地球的圖片嘆為觀止。
8.這個團隊采用了人造衛星上雷達高度計測量的數據。雷達高度計的工作原理與蝙蝠的回波定位或普通雷達一樣。
9.但是人造衛星的數據可能會解開木衛二是否存在海洋之謎.
10.由月球制造的太陽能人造衛星將被安置在許多行星及其衛星的軌道上,成為這些星球的觀察站,并以太陽光為能源連續不斷地工作。
11.人造衛星攝影機沒有攝下任何東西,也沒有向氣象站轉發任何東西.
12.結束當天工作之前,漫游車會向"火星奧德賽"人造衛星發送照片以及他們所在地點的其他數據,衛星隨后將信息轉回任務控制中心。
13.這顆人造衛星將用來研究恒星的能量輻射。
14.全國人民為成功地發射了一顆新的人造衛星而歡欣鼓舞.
15.隨帶裝在其前端錐形體內的一顆人造衛星,火箭一直向上,向前爬升.
16.設備改進后,人造衛星開始向科學家提供整個地球的氣象圖。
17.半個世紀以前,當蘇聯向太空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伴侶號“,在科學技術上,我們一度處于下風,不知道怎樣在探月技術上進行還擊。
18.“固定不動的”人造衛星被用來轉播及廣播電磁通訊信號.
19.1962年9月,人造衛星4號的殘骸從太空墜落到馬尼托沃克的街道上,這個衛星是前蘇聯發射的第一批人造地球衛星中的一個。
20.可是就在這支科學家團隊成員開始審讀人造衛星按計劃撞向距半人馬座火箭不遠的月面之前發回地球的數據時,他們逐漸興奮起來。
21.人造衛星和太空探測船已使我們的視野深入太空。
22.但是,由于這個人造衛星工作狀況良好,還有儲備燃料,科學家決定讓它進行額外的探索任務。
23.同時,美國國防部估計,太陽對于政府人造衛星的干擾,造成每年約一億美元的耗損。
24.另外,雷神號也可以經由人造衛星與地面管制中心進行通訊,并自動運作,執行精確打擊遠程目標和跨洲際目標的任務。
25.1970年4月24日,新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26.他的研究資料取自人造衛星,牽涉到光合作用的層次、到西非采采蠅翅脈的尺寸。
27.我看見,豐收的碩果壓彎枝頭;我看見,機器轉動得自由歡暢;我看見,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閃射著太陽的光芒;我看見,基因密碼帶領我們走進自然科學的殿堂。
28.臭氧監測儀是一個分光計,由丹麥和芬蘭的科學家為NASA的人造衛星研制,用來測量被大氣層和地面散射的太陽光量。
29.當瓦力離開地球大氣層時,他從他身上清掉的最后一塊殘骸碎片來自前蘇聯的一號人造衛星,這顆人造衛星發射于1957年,是第一個被放入地球軌道的人造物體。
30.美國有一百多萬名有資格的工程師。他們設計和發展的東西,從家庭用具到人造衛星,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