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
2.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
3.賢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盡忠而不越過自己的職權,使臣下盡職而不越過職責范圍。
4.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后世對孫權的評價。
5.按使臣又是宋朝特有的官名,是八、九品小武官的總稱。
6.越南作為中國藩屬國時期,中國使臣在出使越南的過程中創作了一批文集。
7.聽聞此番北靈國的使臣中,更有北靈國的大皇子公亦舒,無極龍淵覺得不該有所怠慢,所以連王平山也一并被叫去。
8.每日只聽聞密探來報,某某大夫又宴請了趙國使臣,急得中山王食不知味,寢不安席。
9.以后法、德、俄、意、奧諸國都先后派遣使臣赴朝鮮,締結修好通商條約。
10.該國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壽辰未及叩祝,今遣使臣馬嘎爾尼進貢,由海道至天津赴京等語,并譯出原察呈閱。
11.前些日子王運派了個使臣來探我,說是過去受韃子逼迫,無奈與大宋為敵,現今翻然悔悟要誠心做大宋屬國。
12.長子譚漢昌、次子譚漢禮,皆為蘇州府從八品緝捕使臣,統率軍巡火警、緝拿押解盜賊,總是奮勇直前,恪盡職守。
13.是時,張燈結彩,鼓樂升平,馬嘎爾尼一行與緬甸使臣、蒙古王公和文武百官,紛紛行三跪九叩大禮,恭賀皇帝萬壽無疆。
14.此后朝鮮王朝便派使臣繼續向中國納貢稱臣。
15.使臣們均看到彼此眼中的震驚,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初露鋒芒,鞭笞天下的大秦君侯,才露猙獰,便夭折了。
16.馮定經使臣推問,無入己贓私,所告罰錢,又皆公用。
17.適時,又發現元朝派遣使臣至滁州,勸說郭子興投降,郭子興大驚失色,嚴責朱元璋失計。
18.即使他們本尊未到,龐大的使臣隊伍勢必也要在寺院內盤桓數日之久。
19.由使臣兼管學政,選補博士弟子員錄送科場,官給資斧,愿就藝學科者聽之,果于中西各學總貫淹通,使臣保送到京,破格擢用,則山陬海澨無棄才矣。
20.任何軍隊的調發,須由皇帝所遣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
21.這是看王室衰微,想給自己這個“王室中人,天子使臣”。
22.畏兀兒部酋亦都護,遂收集金珠緞匹,差使臣阿惕乞刺黑等隨來謁見,且向成吉思汗道:“咱們聽得皇帝的聲名,如云凈見日,冰消見水一般,好生喜歡了。
23.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膽乎?得天下英才五千,與榷所長,有一居先,臣當伏死都市。
24.有一天,劉據派使臣去甘泉宮,也就是鉤弋夫人住的地方請示,結果使者不懂規矩,開到了皇帝專門車道:馳道上。
25.絲綢之路上的商旅和信仰各異的傳教士曾經來來往往于此地,蒙古、薩菲、大不列顛、俄羅斯各大帝國的使臣們經過此地,留下了血跡斑斑的足跡。
26.一路上,布天蓋地的紅,豪華隆重的儀式,無不彰顯南夏國的泱泱大國的地位,各國使臣紛紛驚嘆于這大肆華麗的手筆。
27.乾隆繼承了祖父康熙風流瀟灑的基因,曾六下江南,被一位外國使臣戲稱為出入無常的“馬上朝廷”,并留下了數不盡的風流韻事。
28.淮南王見賁赫畏罪潛逃,上書言變,本來已經懷疑他會說出自己暗中部署的情況,漢王的使臣又來了,有了相當的驗證,就殺死賁赫的全家,起兵造反。
29.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及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
30.隨之響炮之聲,鼓樂齊鳴,儀程一畢,主考官當眾開拆御封試題,展開一看,遂發言道:“第一道為筆答題,各邦國使臣各自可以漢文字或本邦國文字書寫完畢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