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2)平糶有利于資金的周轉,可以延長救災時限,避免坐吃山空,但無法滿足貧困族民的需要。
3)李家家道殷實世代書香,曾祖父關心地方公益,助平糶,修城垣,整頓書院,開設工廠,急公好義,世人無不稱之。
4)江蘇安徽諸州縣,春夏間,以倉谷十二三平糶,出陳易新。
5)他尤其不滿意父親的慳吝,在窮人“吃大戶”的那年,囤積谷子,不肯平糶,他認為這是非常不人道的。
6)而*彎“墾辟日廣,稻谷叢生”,每年都有大量糧食運出糶福建,僅雍正九年(1731年),*彎運到泉、漳等地平糶的大米就有十二萬二百八十七石。
7)相傳清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大災,人相食,清政府特地從江南運來一批大米,設平糶局,賑濟災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