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主要從河南曲劇的生成背景和歷史繁衍兩方面,詳細總結河南曲劇的發展概貌。
2.第三部分研究了曲劇的演唱風格。
3.摘要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戲曲劇種之一.
4.河南曲劇是一門綜合性戲曲藝術。
5.河南曲劇是中國民族文化藝苑中一朵亮麗的奇葩,具有濃郁的河南鄉土氣息。
6.第二部分從河南曲劇唱腔音樂的基本特點出發,分析了唱腔音樂的旋律特點、調式、常用唱腔曲牌、樂隊與伴奏樂器。
7.本報訊(記者殷維)省戲曲劇院吉劇團2014年創排的一部音樂劇風格的吉劇《額娘夢》,昨日19時在東方大劇院上演。
8.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曲劇種,歷史較短,起源于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在清末演變為上海灘簧,1914年改名為申曲。
9.曲胡是河南曲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民間有曲子弦、頭把弦、墜胡等諸多名稱,20世紀70年代始定名曲胡。
10.近四十年間,趙俊良參加演出了北京曲劇八十余部,代表劇目有《楊乃武與小白菜》(飾劉錫彤)、《王老虎搶親》(飾祝枝山)、《羅漢錢》(飾張木匠)等。
11.解放前,玉皇溝村老一輩曲劇演員鄧金北演出的曲劇《游龜山》曾叫響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留下了“寧挨三扁擔,舍不了金北的游龜山”的美談。
12.少數民族戲曲劇種有的是形成于元、明、清時期的比較古老的劇種,如藏戲、壯劇、侗戲、白族吹吹腔等;有的是形成于清末、民國初期的近代劇種,如傣劇等。
13.川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四川、云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是我國戲曲寶庫中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
14.她廣征博采,吸收京劇、評劇、秦腔、河南曲劇以及墜子、大鼓等藝術之長,創立了豫劇的主要流派“常派”。
15.10多年前,導演鮑黔明和北京市曲劇團導演張紹榮就先后將。
16.本屆京劇節開幕式京劇數板《優孟衣冠》、北京京評戲曲劇團參賽劇目《大山里》、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祝賀演出《長征組歌》中,都有談元的身影。
17.A02版本報訊為豐富節日期間群眾文化生活,省戲曲劇院在新年到來之際專門推出“吉劇惠民演出周”活動。
18.曲劇團不僅在大處落墨,也在細微之處顯文化。
19.25個戲曲劇種中,閩劇、高甲戲、薌劇(歌仔戲)、梨園戲、莆仙戲、梅林戲等14個本土劇種已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20.作為云南漢族戲曲劇種,滇劇不僅從云南各民族文化藝術中吸取養分,而且對云南花燈、昆明曲劇、傣劇、白劇等云南地方戲、民族戲產生了積極影響。
21.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的一個古老戲曲劇種,因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
22.萊蕪梆子,亦名萊蕪謳,是形成并流傳于山東省萊蕪市及周邊地區的地方戲曲劇種。
23.所以,歌仔戲唱腔音樂的源流研究,顯然在一定意義上已超越了一個地方戲曲劇種的研究而賦予它更具現實意義的內容。
24.當時山西商人到處走動,活躍在中國的許多地方,促進了這一曲劇的廣泛推廣。
25.滬劇出身于山歌小調,是一種從歌曲發軔、演變而來的戲曲劇種,從“東鄉調”、“西鄉調”到“本灘”、“申曲”,這些名稱都與音樂、歌唱密切相關。
26.滬劇、昆曲、評彈、上?;鼞蛟瓉硎窃诮阋粠V為盛行的地方曲劇,也正在逐漸喪失其文化地位,甚至與年輕一代“絕緣”。
27.新世紀以來,襄陽花鼓戲幾經努力得以重生,成立于1954年,有60多年歷史的宜城縣曲劇團,正式更名為“襄陽花鼓戲劇團”。
28.本報訊(記者殷維)作為省2014年吉劇優秀劇目匯演的重頭節目,由吉林市戲曲劇團演出的大型吉劇《焦裕祿》,昨日14時在大眾劇場上演。
29.他四十多年筆耕不綴,創作了《新亭淚》、《晉宮寒月》等近40部戲曲劇本。
30.本報訊(記者張航)中國戲曲學院日前發布,2014年表演專業招生新增揚劇、河南曲劇、吉劇三個戲曲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