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依據處所成分帶與不帶、帶什么方位詞,給置放動詞劃分小類。
2.漢語空間方位詞是漢民族空間認知經驗范疇化的結果。
3.因而,不同語言使用的介詞或方位詞結構也突出反映了它們在空間關系認知上的特點。
4.民族文化對方位詞的制約是通過參考體、視點和論域來實現的。
5.方位詞的形成受制約于民族文化。
6.認知語言學非常重視對空間方位詞的研究。
7.文章主要從體現空間關系的實體可居點出發,討論后置方位詞的選擇問題。
8.前面是修飾后面的方位詞的。方位詞組的前部分可以是名詞,代詞,動詞或詞組。
9.“上”和“里”是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兩個方位詞。
10.方位詞在語法上的最大特點是黏著性,在表義上的特點是不確定性。
11.準方位標具有自身的語用價值,不能被相關的方位詞所完全替代。
12.方位角和仰角是方位詞,用來形容一個物體在空中相對于一個特定觀察點的明顯位置。
13.物體的使用面和使用部位的不同,造成方位詞所表示的空間位置和意義的不同。
14.方位詞基本上是對稱和整齊的。
15.韓國語和漢語分屬不同類型的語言,但都用空間方位詞來表達空間關系。
16.另外,在市域范圍內,無法避免重名時,可在專名前加方位詞等來區別,如海淀黃莊、北太平莊、東八里莊等。
17.實驗二操弄句子的空間特性,結果發現喪失了空間性的文法手語方位詞會造成句意理解困難。
18.但是,在具體的使用中,尤其是在與一些同類詞語的搭配中,方位詞常常會出現不對稱的現象。
19.一詞多義是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人們對此有廣泛深入的研究,然而對方位詞多義性的研究卻著墨不多。
20.其中,射體是空間關系的主體,而空間表達式描述了射體的空間方位,主要由方位詞和界標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