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
(2)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仲
(3)工作平安,休息平安,衣食住行都平安。
(4)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仲
(5)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6)人生分三個階段,工作階段,就是保證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階段,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價值實現階段,更大程度的實現自己的價值。
(7)日月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
(8)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變,無功而衣食縣官者眾,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
(9)衣食住行,百姓所需;吃喝房車,干部形象;正風嚴紀,當從干部始,自上而下行,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
(10)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識理義。
(11)客戶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客戶就沒有企業的一切。
(12)萬物靠泥土孕育,人類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泥土平凡而樸實,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獻而不期回報,功高蓋世而絕不張揚……然而,這彌足珍貴的泥土,常常被我們忽視冷落。
(13)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
(14)朕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無過費。3.所以然者,特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15)夫民,衣食不足,則不暇治禮儀;而飽暖無教,則又近于禽獸。
(16)至于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若儉約不貪,則可以養福亦可以致壽。
(17)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18)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
(19)夫以利濟存心,則其學業必能日造乎高明;若僅為衣食計,則其知識自必終囿于庸俗。
(20)人恃衣食,猶魚之待水;國之恃人,如人之倚足,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無足則不可以步。
(21)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衣食足,雖累兇年而人不病也。
(22)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
(23)以知識的火炬,點燃求知的薪柴;以嚴謹細致的思維,教給處世的方法;以親切溫和的笑容,關懷的衣食住行。
(24)臣初奉先帝,資仰憑借、依賴於官,不自治生謀生計。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
(25)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
(26)“一個行動勝過一打計劃”只有在行動中,我們才會感覺到生命的悸動,才能讓生命具有價值,才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保障,才可以變得智慧、勇敢、堅毅和高尚起來。
(27)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
(28)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時,我才漸漸明白,自己所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了它不是千金財富,也不是衣食無憂的生活,更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別人著想,為社會承擔,是奉獻,是付出,是犧牲。
(29)建筑師的業是什么?直接地說是建筑物之創造,為社會解決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問題,間接地說,是文化的紀錄者,是歷史之反照鏡。所以你們的問題十分地繁難,你們的責任十分地重大。梁思成
(30)當今世界在我看來是一個以人類自身為圓心,以和諧為半徑所構畫的一個名為社會的圓圈。有多么濃郁的和諧氣息就有多么強大的人類社會。人們在衣食無憂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和諧則是它們追求并向往的生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