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真實拍出戰爭殘酷的片子,才叫戰爭片??词靠谷丈駝《疾蝗邕@一部片子更能喚起對那段黑暗歷史的恐懼??戳艘粋€將真實原型和影片劇情的對比,明白觀看時那種別扭感從哪里來了,梅爾吉布森還是過度用主旋律意識拍電影了,如果更克制一點,更接近原型的方式呈現會更有力量。
2、《1944》
我總是喜歡戰爭中死去戰士的物件被素未相識的人帶走的情節,一張照片、一封信,一枚勛章,戰爭是殘酷無奈的,但是作為人類個體的情感是相通的,或許這就是他思念的延續吧。無罪的人不斷自責,有罪的人心安理得 /戰爭里沒有正義,夾在蘇德之間的小國士兵,也有值得講述的故事。
3、《至暗時刻》
一流的場景設計和光影搭配 整片一點點積累情緒到結局爆發出來,讓人振奮 雞皮疙瘩起來了 不過總感覺對丘吉爾描寫有些單一,要是再豐富點就更完美了。從影片情感里抽離出來看的話真的蠻一般的,這種精神力量是西方式自我陶醉式的。
4、《敦刻爾克》
三線穿插的非線性敘事,比時間碎片兩線正反敘事還多一條,諾蘭真的對時間有著某種執念,來回玩轉。調色和配樂絕絕子,原來外國的主旋律電影也很好看,眼淚止不住的流。諾蘭熟悉的非線性敘事,和平常的戰爭片不太一樣,沒有讓人血脈噴張的戰場畫面,沒有以少打多的史詩大捷,也沒有個人英雄主義。
5、《捍衛者》
拍的挺好,我從心理學和歷史學的角度看待他們赴死的抉擇,發現這一切變得容易理解,且完全不矯情。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激昂的口號,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質樸地拍了姚子青守衛上海寶山的七天,質樸中有真情。非常值得一看!
6、《硫磺島的來信》
這才是好的戰爭片。正義與不正義對個體來說真的太宏大了,人性的善與惡哪里就能因為“正義”一個詞來定論呢?老爺子還是真會講故事,完整呈現了軍國與家庭,集體與個人還有犧牲與奉獻各種各樣的價值觀沖突。和平年代的現代公民,好像可以永遠回避這些問題,但遇上愚蠢又殘酷的戰爭,又該如何選擇。
7、《T-34坦克》
看到尼古拉選人的片段,不覺就流淚了,之前的戰友,俘虜相見,但眼神中仍然是堅定的信念,還有好幾個鏡頭,都是唯美又有點殘酷,最后耶格爾和自己的坦克一起墜落,肅然起敬。場面不輸Fury,雖然不懂T34,但還是覺得主角光環略顯夸張。 天鵝湖很贊,路邊等坦克很浪漫。
8、《無名戰士》
人類每一次走入戰爭這個瘋狂的深淵,總有一部分人憂心忡忡,另一部分人拍手叫好。戰爭無論什么結果,無論是正義還是邪惡,都意味著一個個戰士倒下,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傷痕。反戰的戰爭片。戰斗場面細致用心,沒有宏大的立意,而是從幾個普通士兵角度,反應了當代人對幾次蘇芬戰爭的思考。
9、《狂怒》
真正的戰爭片從來不是用大義去捆綁一個人,裹挾其成長,而是在世俗的感化中逐漸明白戰爭的意義所在。 唐對諾曼的戰友情,就是《長津湖》最應該學的。最后結局有點俗套但是前面各種戰斗很精彩就完事了,還有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這就是戰爭。
10、《鋼琴家》
在戰爭年代,每個人都是渺小的一粒沙,如浮萍般脆弱,舍棄高貴和藝術,活著就是唯一的奢求,幸虧還有一些善良的人提供幫助。鋼琴家和德國軍官之間的音樂共鳴很棒,但是軍官的結局與鋼琴家差點被紅軍打死讓人唏噓。為之震撼,戰爭是殘酷的,遠比我們想的更殘酷。
口碑炸裂的10部二戰題材電影,戰爭遠比我們想的更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