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位列第一,分別有《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牧馬人》、《大決戰之遼沈戰役》、《過年》、《大紅燈籠高高掛》、《周恩來》、《血戰臺兒莊》、《紅高粱》、《駱駝祥子》。
百花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于1962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觀眾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并稱中國電影三大獎。今天小編為大家列出歷屆百花獎口碑最高的10部電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快四十年前的電影了,這種直面短處的,真實的主旋律片好久都沒有了,看了讓人感慨,感動。真實合理,情感共鳴。觸及的問題很多,點到為止。音樂的使用很小心,不需要音樂,銀幕里的人才是人,或許更能引發共鳴。身臨其境,感人至深,戰場及戰后的畫面,每一幀都讓人心如刀絞。最好的主旋律電影。
謝晉反思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深刻的一部。千千萬萬個芙蓉鎮的故事加起來就是這片土地的故事。演員上乘,臺詞考究,隱喻手法豐富,雖然畫質感人也沒有字幕,但不影響兩個多小時讓我在壓抑、憤恨、憐憫、發笑、感動無數種情緒之間猛烈盤旋。
這部1984年上映的電影,竟然看得我淚流滿面。感動于它的樸實和自然,感動于一貧如洗依然堅定的愛情,非常優秀的電影,很貼合大眾,既點明了人民在紅色年代的艱苦奮斗,又刻畫出了普通人的家庭旋律。朱時茂的演技也很好,取景也非常真實。
這絕對是國產電影的巔峰。1991年就能看到如此史無前例的戰爭場面,再加上高度還原歷史的情節設置,仿佛將觀眾真正帶入那波詭云譎的時代,感受兩方的博弈?!洞鬀Q戰》系列就是這其中最亮眼的,布景,服化道以及各種細節高度貼合歷史,場面聲勢浩大,堪稱波瀾壯闊,解放戰爭末期的三大戰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馬紹信扮演的林老總,得到了海內外的一致好評,該系列上映后引發了全國轟動,在香港,日本,美國等地區也廣受好評!
二十多年后重溫舊影,仍然感動到淚牛滿面。一堆當時的影星給電影增色太多,趙麗蓉和丁嘉麗的表演太有張力,黃導的調度加上出色的劇情,把大年初一發生的喜怒哀樂盡情表現了出來,把普通百姓的生活矛盾展現的淋漓盡致,也把中國人過年時的喜樂祥和體現出來,不得不說是一場視覺盛宴。
這部影片的場面調度、音畫搭配、鏡頭語言以及美學風格都極佳,形式與內容結合得也特別好。其中“燈籠”元素是貫穿始終的核心,“點燈”、“滅燈”、“封燈”暗示著姨太太們在深院里的命運變化與最終歸宿,反映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家庭內部相互傾軋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大雪紛飛沒古城,深墻大院要掌燈。無論是從畫面、配色、故事構架上來講都堪為經典!
本片就人物、道具、場景等等還原到了極致,空前絕后、感人至深??吹膲阂帧⑿乃?、淚崩,仿佛熒幕已不存在,觀影者和拍攝時的群演一樣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的感動。信息量爆炸,唯能者識之。 在拍攝手法上,主創在拍攝領導人談話時,特意摒棄特寫和中近景,而多采用全景景別,拉遠距離,顯得冷靜克制,再加上難分真假的服化道,讓全片具有紀錄片式的歷史質感。
我覺得本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國產戰爭電影的巔峰,之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可以超越!沒有明星,全靠實力細節支撐的戰爭片典范。影片聚焦了臺兒莊保衛戰的三場戰役,臨沂保衛戰、藤縣保衛戰以及臺兒莊守衛戰,中國軍人抗戰之艱巨決心,無畏勇氣,值得后人尊敬。
被電影中的陽剛之氣迷住了,整部影片透著濃濃的男性荷爾蒙氣息,象征著中華文明中那股子精氣神,那股子力量。片中鞏俐的表演更讓人印象深刻,很難想象是出道的處女作,已經看不太出表演的痕跡了,姜文版余占鰲硬漢形象深入人心,故事的情節我能夠通過電影隱約感受到背后小說的震撼感,很多轉折和渲染的感覺都拍攝得挺到位的。
老舍筆下的底層人民非常真實鮮活,任勞任怨的駱駝最后只能隨處漂泊,艱辛的底層人民活著和牲口并沒有什么區別,毫無尊嚴,人格任人羞辱。寥寥數語,就能把一個人物形象立柱,并且能讓觀眾深感同情,年輕的斯琴高娃的演技太過于驚艷,虎妞的塑造非常立體,有主見有魄力,刀子嘴豆腐心。可能正是本片角色的成功演繹才奠定了其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