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
2,假若當初吳王能闔閭能聽從伍子胥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個國破家亡的結局呢?假若當初越王勾踐當初不能采納范蠡文種的意見,又怎能實現滅吳復國的愿望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3,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4,春秋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自強不息,終于打敗了吳王夫差。
5,陸續稱霸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在歷史上被統稱為春秋五霸,個個牛叉。
6,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
7,吳王夫差雖然總是尋歡作樂,但是當他知道范篥背叛他時,他還念著范篥曾經救過他,因而沒有殺他。吳王夫差至少賞罰分明。
8,吳王常外出打獵,為此在今松江一帶營建華亭,作為貴族們的館舍,農事生產逐漸展開。
9,還是吳王夫差沉溺于西施的溫柔鄉中無法自拔?
10,漢高祖劉邦封侄劉濞為吳王時,曾建都于此,稱吳國,后又更名為江都國。
11,孝景帝問袁盎:你以前曾經做過吳國的宰相,現在吳王反了,你知道吳王的情形嗎?
12,聽聞吳王愛才如命,便特意趕來投靠?
13,越王勾踐兵敗后給吳王差夫當奴仆,以紅薯充饑,每晚則睡在柴垛上。
14,周莊是個具有900多年歷史的古鎮,春秋戰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稱搖城,后又稱貞豐里.
15,春秋無義戰,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兩個君王之間的生死角斗構成了一幅驚心動魄而又回腸蕩氣的歷史書卷。
16,楊妃娘娘是右衛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靜公楊譽之女,是吳王殿下的原配嫡妻!
17,勾踐最終達到目的,被吳王放回越國,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打敗吳王,雪恥復國。
18,吳王闔閭被迫還師,軍隊退卻七里,吳王闔閭因傷重死于陘,后葬今天的蘇州虎丘山。
19,別看吳王雄平時睡覺,雖兩耳不聽窗外事,其實所有的事情了然于胸,有點兒運籌帷幄之中的仗勢。
20,從伍子胥刺殺吳王、秦將白起大挫趙軍,到孫策取盧江、司馬懿騙曹爽,調虎離山計在歷史戰役中屢建奇功,沒想到千年后的今天這招依舊管用。
21,《漢書?吳王劉濞傳》:‘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于法當誅。
22,“啊,大王!小人只顧看樹,不知大王駕到,請恕罪!”年輕人趕緊給吳王鞠躬行禮。
23,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膾銀絲。白家池館,吳王花草,長似坡詩。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張可久
24,他突然就想起,當初在傾城閣里,欠扁的紅衣公子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吳王一定不懂,最痛,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又失去了。夢里錦繡繁華迷人眼,夢外畫作一場鴛鴦離。如果可以,我定殺你?!?。凌亂檸殤
25,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李商隱
26,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于會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吳王接通而死。
27,史料有記載,隋末群雄割據,歙人汪華起兵自保,占據歙、宣、杭、睦、婺、饒六州,稱吳王,治理六州十余年,保境安民,政清人和,六州不見兵革。
28,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故而封劉濞為吳王,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
29,白邦瑞曾數度來華參加《孫子兵法》研討會,并宣稱,孫子主張兵行詭道,戰國時代越王勾踐韜光養晦,結果吳王上當。
30,越王見夫差納了西施,每日縱情聲色,朝歡暮樂,心知妙計已成,又忙派人送去了錦羅綢緞,更加討得吳王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