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方語言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小編整理的關于地方語言的歇后語,供參考!
墻上掛磨扇——石畫(實話)。
土地爺頂礤(ca)窩兒——以老(腦)奉石(實)。
墻上掛口袋——不像畫(話)。
碗兒匠擺頭——不釘(定)。
大河吹了龍王廟——吾神(身)保不住吾神(身)。
癩蛤螞剁了后半截——有前(錢)。
鼻子上掛鈴兒——響(想)著。
雞兒不尿尿——各有各的.竅(將是一點竅)。
泥水匠招手——要泥(你)哩。
嘴上抹石灰——白吃。
精尻子坐在硯臺上——墨(埋)到底了。
母雞尻子里拴繩繩——扯閑蛋(談)。
和尚站店——沒寺(事)。
蠅末子飛到棗樹上——尖(奸)對尖(奸)。
毛坑邊上拾手巾——難揩(開)口。
夾的枕頭浪廟會——高興得睡不著。
捏塑匠不拜佛——知道底拉木(底細)。
懷內揣鏡兒——心里亮清。
秫秫面喝來調辣椒——吃出看不出。
茶壺內下扁食——肚子內有哩,倒不出來。
豬娃兒提的《三字經》——嚼文咬字。
十八的女兒當媒——人說的,說人哩。
女子娃害抽奶——疼著挨不得,羞人著說不得。
劫的碌碡打月亮——摸不著高低。連輕重了掂不來。
臘月三十日借籠狀——你蒸子叫搞煮了蠻?
月娃兒拿長蟲——不吃套害怕到。
案子底下放風箏——起手不高。
貸郎兒跑白雨——顧了這一頭,顧不了咼一頭。
背的媳婦子朝牡丹——出力不討好。
煙洞眼內掏雀兒——沒在兀喝內。
狠猴騎?!\大事哩。
黃豆芽子炒片粉——里勾外連。
甜核兒的杏2——里外吃。
瞎貓拿住死老鼠——當本事著哩。
老鼠鉆到風匣內——兩頭子受氣。
尿脬打人——雖不疼,騷氣難聞。
癩蛤螞跳門檻——又蹾尻子又傷臉。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屎趴牛扒到橋桿上——馱(大也)的閃哩。
屎趴牛碰著熱牛糞——時運來了。
屎趴牛跌到尿盆內——游了大大西洋嘮。
旋風鉆進尻了里——鬼迷心竅。
牛皮糊燈籠——里黑外不明。
岸邊巴屎——利腳利手。
吃了包子開面錢——混帳嘮。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兩頭都實子來)。
頭上頂篩兒——心眼兒多的很。
老鼠爬缸邊上——能了一轉兒。
瓦溝兒內灌核桃——堂堂如流水。
癩蛤螞支桌子——盡命兒支著哩。
一根筷子吃糝飯—— 攔得寬。
聾子的耳朵——擺設。
禿子頭上的虱——明擺著哩。
瞎子點燈——白費的油(白費油叨)。
狗锨門簾子——全憑的一張嘴(全靠哈一張嘴)。
老虎吃蠅沫子——哈拌牙叉骨叨。
鴨子的爪子——連手。
牽的駱駝吆的雞——高的高,低的低。
馬馬蚍蜉兒扒到掃帚上——盡是路。
老鼠尾桿長癤瘡——沒多少濃水。
腸子上癢人——沒處搔(zao)。
馬尾穿豆腐——提不得(提不起來)。
麻繩兒見水——節節緊。
藥鋪倒了——盡方了。
狗戴涼帽子——沒人體。
龐統坐知縣——大材小用。
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
關爺的刀——兩面刃子。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老令公數兒——越數越少。
孟良走北國——人慣馬熟。
孫悟空當了弼馬翁——不知道官職有多大。
徐大哥賣裹腳——倒回。
魏寬的胡子——活的。
大王家河灘——老岸(案)。
腰崖下程家——慢來有力。
馬羔子(蛇)立豎——腰軟
耗子鉆風匣——兩頭受氣
茍拿耗子——多管閑事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蒼蠅飛到驢胯股上一抱住粗腿了
狗攆鴨子——呱呱叫
耗子啃書——咬文嚼字
耗子給貓捋胡子一拼命巴結
猴子的屁股——自來紅
狐貍給老虎帶路——狐假虎威
老虎頭上抓虱子——好心不得好報
老虎脖子上掛佛珠——裝慈悲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貓捉耗子狗守夜——份內的事
毛驢拉磨——凈轉圈子
沒頭的蒼蠅——瞎碰
貓爪子伸進魚池里——想撈一把 、
烏鴉罵豬黑——沒有自知之明
羊頭安到豬身上——顛倒黑白
稻地里蓋豬圈——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梁桿擔水——挑不起來
黃連根子刻印章——刻苦
花盆里邊種樹——難成大材
白菜種在墻頭上——難栽
柳樹開花——沒結果
樹林里邊放風箏——繞住了
豆角抽筋——兩頭受制
高粱地里套種綠豆——高低不齊
黃瓜敲鑼——越敲越短
黃連樹上吊苦膽——苦上加苦
玉米籽里摻白面——粗中有細
立秋的石榴——點子多
拿紅蘿卜、開刀——不會出血
牽?;ó斃取[著玩
蕎麥皮出(打)糨糊——不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