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逐夢想青春勵志故事(通用9篇)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了勇敢追逐夢想青春勵志故事,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托斯卡尼尼原本主修大提琴,他的記憶力非常好,只要練習過一兩次的樂譜,他就能背誦演奏。
在他十九歲時,他隨團到巴西的歌劇院演奏。有一晚,正要上演威爾第的“阿依達”,由于一連串的臨時事故,兩位指揮都無法上臺,同事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把托斯卡尼尼推上臺。這一晚的演出,雖然觀眾都不認識這位年輕的指揮家,可是,全場都被他精湛的指揮能力所折服,于是一代偉大的指揮家就此誕生。正是由于這次人生演出中的意外冒險,使他發現了那個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
然而對瑞典植物學家林奈來說,認識自己的道路早巳展開在眼前,可是,要真正發現自己能夠創造多么偉大的自我,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發明“二名法”為植物分類的林奈,從小就對花有莫大的興趣,長大以后,他的父親希望他做牧師,可是他不愿意。后來有一位醫生愿意負擔所有學費讓他學醫,可是,他后來還是改行教植物學。
事實上,為了研究植物,他常常帶學生到處去采集植物,不辭辛苦走很遠的路。選樣的工作遠比現成的牧師和醫生的道路要辛苦,可是,對林奈來說,若不是在植物的世界中,他就不是林奈。而沒有林奈,我們對于廣大的植物世界,恐怕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名以提供溝通和研究呢!
因此,對于不滿足于目前狀況下的你我,是不是也該給自己冒臉的機會,看看完全展現熱情話力的自己,能夠如何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在我們之間,連那些最有勇氣的人,也鮮少有勇氣去認識真正的自己。因為“自己”并非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而是在你無法想象的高處,至少是在比你平日所認識的“自我”更高的層次里。
深沉憂郁的紫,那是浪漫的標志;生機勃勃的綠,那是生命的象征;灑脫的紅;那是青春與夢想的顏色。
夢想,不是一時的想起,而在于一個人對夢想的誠摯與追求。
夢想是人們在夢里所大膽的想象,不一定會實現,但只是一個美好的期望,有夢想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它便是人生活的動力!夢都是美的,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最大的意義是給予人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如果只把夢想當做夢,那么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沒有什么亮點。夢想使人偉大,偉大就是把夢想作為目標來執著的追求!
夢想是人們在夢里所大膽的想象,不一定會實現,但只是一個美好的期望,有夢想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它便是人生活的動力!夢都是美的,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一個人在很多時候的信仰。它是人在做事情的時候的動力,夢想也被渲染上浪漫的色彩。它沒有宗教,不愛金錢,不圖權力,它是一個人心里的美好部分。它可以默默無名,但是,它不可以蹂躪踐踏!
夢想是一朵絢爛、美麗、長開不敗的春花。它婀娜多姿,隨風婆娑起舞,月光下還留下了嬌小的影子。
夢想是一座高而險的山。只有銳意進取,不懈奮斗,永不停息,才有可能登上最高最美的頂峰。
夢想是一只海燕。在心靈的海面上驕傲的翱翔,是一種美、一種積極。
夢想是一彎新月,是缺憾。不是所有的夢想都會實現,失望和不完滿才是它的大部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努力讓它完滿,沒有缺憾。
夢想是回環曲折的小路。常常會走出正確的路線,但只要把持住自己,就不會誤入歧途。
夢想是身藏在內心最深切的渴望,他是你走向成功的原動力。
如何實現夢想,大多數人距離他們的目標只缺少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正確的決定就是下決心對自己說:“我決定展開行動,追求目標?!蔽艺J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比一個決心達到目標的人更有力量。
知識是一縷清風,揚起生命的帆船;知識是一道曙光,驅逐人生卑微的陰暗;是知識將我們的人生之路照得耀眼通明,我們就在亮光中認識生命的意義,領悟人生的真諦。
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古今中外無數名人志士的成功事跡都在向我們闡述這同一個道理,知識決定性格,知識改變命運,智慧成就夢想。
用知識成就夢想,用拼搏成就夢想;知識成就夢想,勵志點亮人生。
夢想擁抱天邊一片明媚的蔚藍,于百股小溪蜿蜒東流,激起生命中的片片浪花,最終大海伸開雙臂迎接它們。
夢想成為世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于山頂上的一潭積水不惜粉身碎骨,飛流直下,最終積水化為壯麗秀美的瀑布。
夢想,為你點燃了一盞心燈,磨礪,成就你不變的心愿。夢想的實現,卻又不斷經受著現實的考驗,接受著現實的磨礪,只有不畏挫折失敗的人,才會在現實中成就自己的愿望。
正像小溪要流向大海而被礁石撞成片片浪花一樣,夢想的現實要接受現實的挫敗。像積水要成為瀑布而粉身碎骨一般,夢想的現實離不開現實磨礪。
我們都能點燃夢想的燈,在崎嶇的人生路上接受成長,接受洗禮,在現實的河流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追逐夢想,拼搏夢想,成就夢想。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里很窮,憑借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通過頑強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后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里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里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里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盡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持。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愿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斗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么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
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學習成績屬于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鐘,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
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鉆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他出生在丹麥一個貧窮家庭,一家人生活在一間很小的房間里。他的父親是一個鞋匠,體弱多病,母親是一個洗衣工。父親喜歡給他講故事,因此他的想象力從小就十分豐富。
他的父親去世以后,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艱難。母親為別人洗衣服,兩只手整日泡在水里,又紅又腫。不久之后,母親為了生活改嫁他人。他不得已也只好放棄學業,開始找工作。他做過織工和裁縫的學徒,還在香煙工場做過工,經歷了很多磨難。但他始終對文學有很濃厚的興趣,希望自己能夠寫出偉大的作品。
有一天,他為王子演唱詩歌,朗讀劇本。表演完后,王子問他希望得到什么賞賜,他說:“我最想寫詩劇,而且希望我寫的詩劇能夠在皇家劇院演出?!蓖踝哟蛄苛怂环?,對他說:“年輕人,寫詩劇和背誦詩劇是完全不同的,你還是去學習一門謀生的手藝吧。”
他回到家和母親告別以后,來到哥本哈根,開始了追逐夢想的旅程,這時候他才十四歲,但他堅信,只要自己努力,那么自己的名字就能夠流傳千古。
后來,他開始創作童話,他要用童話描繪自己心中美麗的夢想。他創作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童話都深受兒童的喜愛,這些童話故事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沒有因為生活艱難就放棄夢想。他為了實現夢想而歷經磨難,終于獲得了成功。可見只要不放棄,那么肯定能收獲甜美的果實。
一個農家孩子,偶爾看到一個人吹口琴,覺得那聲音真是好聽極了,于是他也想買一個學著吹。
那時候一個口琴要三塊多錢。這筆錢,在當時的農村人看來,算得上一筆巨款。他是不可能找父母要到這筆巨款的。他要實現擁有一個口琴的夢想,只有靠自己去把那筆巨款掙回來。
他出生在湖北通山。通山山多,柴也多。雖然還在讀小學,但打一百斤柴去賣,可以換回八角錢的行情,他是知道的。一個口琴,等于五百斤柴,這個賬,他也是算得過來的。
他那時候一次只能挑五六十斤柴,但積少成多,在打夠五百斤柴之后,他把口琴買回來了。
幾年之后,他又有了一個想買一個收音機的夢想。但最便宜的收音機,也要二十七塊錢。那時候,一百斤柴,已經能賣一塊錢了。這個賬好算,打二千七百斤柴,就能把收音機買回來。
有了收音機,他的視野,他的知識面,就連許多大人,也是沒法跟他比的了。
幾年之后,他又產生了想買一把小提琴的夢想。他到縣城的商店里去看過,一把小提琴的價錢,是八十元。那時一百斤柴,已經可以賣到一塊三角錢了。
他打了六千多斤柴,買小提琴的夢想也實現了。
他沒有成為一個口琴演奏家,也沒有成為一個小提琴演奏家,當然,聽收音機,也不可能讓他成為一個聽收音機的專家。
但通過打柴買回口琴、收音機、小提琴的.經歷,卻讓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再大的夢想,都可以用現實里的努力來獲得。反過來說,現實里的努力,都是可以拿來實現夢想的。
他沒有成為口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但他卻成了通山縣頗有名氣的作家、硬筆書法家和攝影藝術家。
這個他,就是我在一個筆會上認識的雪雁鳴?!澳憧矗业募绨蛏?,至今還可以看出打柴時磨下的傷痕?!彼f著,用手扒開衣領讓我看。
不用說,他所實現的作家、書法家、攝影家的夢想,也都是他用現實里的種種努力,換回的。
世間最難的道理和智慧往往總是最簡單的,努力然后獲得,努力才能收獲,每一個人都明白所有夢想的實現都需要努力,然而,很多人之所以沒有實現心中的夢想,就在于多了空想、猶豫,少了努力堅持行動。
在近日結束的“感動校園之創業先鋒”天津市大學生2010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07級版畫專業學生馬躍成功當選。此次評選活動由團市委、市學聯會同市文明辦、市教委共同舉辦,重在積極選樹在各方面表現優秀,特別是在自身創新創業或帶動他人就業創業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具有典型性的青年代表。全市各高校均申報了候選人參評。在市級評選階段,經過現場陳述、答辯和網絡投票等環節的激烈競爭,我校馬躍同學憑借其個人優秀事跡和創業項目優勢最終脫穎而出,成功當選。
馬躍自幼熱愛藝術,雖然家境很一般,但父母還是竭盡所能支持他、鼓勵他追求藝術理想。上大學后,他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更加刻苦努力,同時勤工儉學,學以致用,他渴望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馬躍總說:“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資源在豐富大腦,只要留意觀察,敢想敢做,就會有可實施性。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校園里比較流行一句廣告語,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正迎合了我渴望用自己的雙手打拼青春夢想的愿望。”
09年寒假前夕,馬躍和班上的幾個同學一邊做版畫一邊閑聊。其中一位叫趙亞磊的同學說準備到麥當勞勤工儉學。一想到快餐店里一遍遍的機械勞動和少得可憐的工錢,馬躍就勸他別去了。剛好那時他們正在學習銅版技法,馬躍很想憑借所學的專長做點實驗性質的作品,于是馬躍和趙亞磊就商量創作手工版畫,看看有沒有銷路。他們思量著,雖然自己在經費等條件上面臨很多困難,但是他們有技術,做事細心,也能吃苦,憑借自己掌握的技術專長,再利用學院提供的實習設備,出點像樣的作品應該沒有問題。這樣一來,既能掙點錢勤工儉學,又能練習技法提高專業技能,于是,他們當下一拍即合,馬上付諸行動。屆時正逢虎年新春,他們計劃印一對財神,估計在節前的民俗市場肯定有銷路。隨后,漫長的研發工作緊張而有序的進行開來。
研發工作是艱辛的,創作的過程更如鳳凰涅槃。那時侯,馬躍一天要在工作室工作10小時以上,有時還要坐上兩個小時的車去很遠的地方買材料,吃飯的地方離工作室很遠,兩個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經常是買些泡面和饅頭榨菜,就在工作室將就了。就這樣,經過艱苦的前期創作,通過腐蝕、飛塵等技法,一對財神的模板在銅版上顯現出來,這個時侯已經花費了5天的時間,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開始試印,隨之問題出現了。
馬躍和創業伙伴設計的財神是在白紙上印制的,需要分為兩版,第一版是紅色的底色,第二版是金色的財神,紙在印刷前需要經過水的浸濕,水分控制是關鍵,水份過大在經過機器擠壓的時候就會出現漏墨的現象,水分不夠會顏色不均勻,好不容易水分控制好了,金色墨又出現問題了,國產的墨亮度不夠,必須去買進口墨。印制過程經輾轉幾次才成功。此時,市場上已經有往常春節的機印年畫出售了,但是手工印制的年畫在市場上還沒有出現,他們預感到自己原創的手工版畫仿佛會受歡迎。
試印過去了三天。他們又遇到了一個難題問題,那就是量產,因為印完后畫是濕的還要進行烘干,又做了烘干箱,這是工作室沒有的設備,但是效果不好。以現用的技術印制,兩個人一天最多印十對,而且還不能保證張張都能成功。馬躍非常著急,那時候,前期投資已經花費了一千多元。雖然對別人來說一千元不算什么,但是對他們這些希望通過創業達到勤工儉學目的的年輕人而言,又確實是一大筆投入。怎么辦,情急之下他們只能去向老師求助。專業課老師看到馬躍等同學研究的原創作品都感到很驚訝,鼓勵他們果斷改用漏版技術印,再投入一千元放手一博。
在距離十五天過年時,從設計到制作都要重新考慮,還要加上跑市場,時間緊,任務重。經過兩天,順利完成40套。老師建議他們拿到學校試一試,作為本校學生利用所學專業技能勤工儉學制作的賀年禮品,希望學校購買贈與各位老師。馬躍和工作室的同學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先去了他所在的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學院領導接受了他們的產品,這樣又多了100套訂單,但要求是三天后必須交貨。同時,他們還去了其他幾個學院,也拿下了三筆訂單,總量是360套。
由于外包裝都是手工做的,工作量很大,馬躍他們當天就開始備料,晚上又找了沒回家的同學一起幫忙通宵加班裁紙。當天晚上,沒干過的同學把原本要做包裝袋的紙三分之二全都裁壞了,馬躍只好拿回來一個一個的返工。馬躍還把高年級學版畫的學哥學姐全叫來在工作室一起熬夜趕工。大家連續作戰數天而一眼未合,他們只是用咖啡支撐著早已體力透支的身體。最后一天,當馬躍把年畫送到了每位老師的手里,回到工作室時就剩下他和趙亞磊了,他們已經四天三夜沒好好睡了。趙亞磊說要去睡一會兒,他走后,馬躍也收拾一下準備回去。當馬躍走出工作室時,他看見趙亞磊暈倒在了走廊地板上。
假期轉眼過去了,開學后,馬躍得到不少老師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于是,他萌生了開一家自己的版畫工作室的想法,生產自己原創的版畫作品。馬躍之前做過相關行業的市場調查,他認為這個行業目前在中國市場占有不大,所以發展前景很好,市場的消費力度也大有潛力可挖。版畫具有復述性,價格相對便宜,老百姓可以花很少的錢來購買很漂亮的版畫掛在家里作為裝飾。他希望具有獨特魅力的版畫藝術能走進千千萬萬中國老百姓的家中,我鼓勵自己做版畫藝術的傳播者。
馬躍深知版畫工作室需要投入設備和人力,是不能靠一己之力運作起來的。他認為自己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團隊,而團隊構成是多元化的,不單單需要版畫專業的人員,還要有對藝術品市場有敏銳嗅覺,在作品前期進行分版設計,在后期銷售業務上有強盡產品推廣力的各類人才。最終,馬躍的啟蒙老師、多年從事裝飾類繪畫的研發工作,有很強的市場引導性和判斷力的趙文生老師,和他的師姐、多年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畢業于北京印刷學院的李倩成了他團隊的核心力量。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工作室的早期籌備也是一樣,就凹版用的壓印機而言,國內的制造廠商就寥寥無幾,制作的機器工藝水平粗糙,性價比相當低,國外的機器雖說好,但價格昂貴,不是他們現階段能承受的。于是馬躍決定聯系機械加工廠定制機器,經過多方比較,最后與天津武清縣的一家加工廠合作。馬躍和機械廠的工程師多次前往天津美術學院,按照世界先進的韓國壓印機原理制圖,再加上他個人的需求進行改良。在5個月的時間里,馬躍前后去往機械廠20余次,了解機器各個零部件的加工過程,從中還學到了不少機械加工的原理。經過圖紙繪制,復雜的機械加工,成品的鍍鉻和靜電噴涂等程序,壓印機終于通過試機并出廠。隨后的幾個月中一些其他的版畫設備也陸續進入工作室。
目前為止,馬躍的工作室已經試運行八個月,預計明年注冊公司。工作室的順利啟動得到了多位老師和朋友得鼎力相助。馬躍說,這些,都離不開母校天津師范大學對他的培養,以及同他一路并肩同行的各位老師同學的支持和幫助。
回想一年來自己創業的點點滴滴,馬躍經常用這樣的話和想要創業或正在創業的朋友們分享:在創業的道路上,困難會始終與你相伴,振作起年輕的心,面對它,在經歷過無數次石破天驚的吶喊后,迎接你的將是嶄新的黎明,因為,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5月4日,是濱湖和園小區殘疾青年陳波最幸福的一天。
按照合肥市包河區2011年民生工程政策,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和園社區將2#1208室的居民陳波申報了2011年度殘疾人“萬人就業工程”幫扶對象。通過審批,陳波已經申領到1500元的就業啟動資金,他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
5月4日早晨,陳波迎來了第一批顧客。
陳波今年24歲,是濱湖和園小區一位先天性殘疾人。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姐弟三人都有先天性肢體殘疾,家里還有個年邁的爺爺。由于要照顧幾個殘疾的孩子、身體不好的妻子和年邁的父親,陳波的父親只能在離家近的地方打零工,可是這根本就不能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懂事的陳波一直想謀個工作好減輕家里的負擔,可是以他的條件想找份好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剛開始陳波在濱湖和園小區北門外擺地攤,可是擺地攤并不是長久之計,賺的錢也難以維持生活。
近日,濱湖和園社居委在得知陳波的情況后,積極和濱湖城管部門聯系,為他爭取了一輛早餐車。5月4日早晨六點半,陳波和他那嶄新的早餐車一起出現在和園北大門。
“一共兩塊五,謝謝!”陳波用他那燦爛的笑容迎接了他的第一個客人,此時東方升起一輪旭日,灑下道道金光,陳波的心情就和這太陽一樣冉冉升起,他的創業夢想由此放飛。
高高的個子,有些稚氣的臉被太陽曬得黝黑。在富盛鎮義峰村北山自然村一個叫金菊汪的山坡地里,今年23歲的周志文辦起了一個梅花鹿養殖場,開始了一位80后青年的創業路。
周志文是上虞市東北街道擔山村人,中學畢業后曾在一家私營企業當車床工。一心想創業的他平時喜愛通過電腦網絡,看一些“農業致富經”欄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梅花鹿的養殖效益高,便萌生了嘗試養梅花鹿的想法。去年5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周志文在義峰村承包了28畝的山地,開始養起了梅花鹿。為了了解梅花鹿的養殖技術,年輕的周志文專程赴北京參加梅花鹿養殖技術培訓,邊試養邊積累養殖經驗。
“梅花鹿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剛開始養殖時,由于不適應這里的氣候條件,一下子死了七八頭,經濟損失較大。經過一年的試養,目前,梅花鹿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存條件,還產下了13頭小梅花鹿?!敝苤疚慕榻B說。
在梅花鹿養殖場里,周志文一邊給梅花鹿投喂玉米稈,一邊指著一頭瘸了腿的梅花鹿對筆者說:“這只梅花鹿的腿還是我給它動的手術呢?!痹瓉磉@頭梅花鹿剛買來不久,不小心弄斷了后腿。周志文開始用鐵板將其固定,可這頭梅花鹿自個兒又將骨傷的小腿踢得更為嚴重。無奈之下,23歲的周志文自己動手,給這頭梅花鹿做了截肢手術。
經過一年的精心飼養,如今的周志文對梅花鹿的習性已非常熟悉。他告訴筆者,梅花鹿全身是寶,尤其是頭上的鹿茸,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現在,周志文根據市場需求,打算適時發展自己的梅花鹿養殖規模,還將在牧場內養殖山羊、補種果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