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結果表明,谷子品種資源對粒黑穗病的抗性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2,培育抗病品種是防治玉米大斑病和絲黑穗病危害的最經濟有效途徑,而抗病育種的成效取決于對抗源和抗性遺傳機制的認識。
3,玉米大斑病和絲黑穗病都是由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它們的流行常給玉米生產和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損失。
4,小麥矮腥黑穗病是我國的重要進口植物檢疫對象之一。
5,面包的價格升高是由于局部腥黑穗病的影響,這種小麥真菌傳染病1996年首次現身美國。
6,對絲黑穗病及葉斑病抗性均較好的品種為“吉單180”。
7,不育系中,880A表現較好,但是易感黑穗病,需要改良。
8,因此,甘蔗抗黑穗病育種的研究是當前甘蔗遺傳育種和生產實踐上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9,相關分析結果暗示,在進行甘蔗抗黑穗病性評價時,利用包括病情指數和病害流行學參數在內的多個參數綜合評價抗病性是必要的。
10,她的祖先是從門格洛爾腥黑穗病社區。
11,試驗結果表明,用螢光色素染色法鑒別小麥矮腥黑穗病厚垣孢子的活性,方法簡便,結果準確,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12,本文建立的甘蔗品種抗黑穗病評價體系是切實可行的.
13,本文依據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的生物學特性,及世界各主要小麥產區的地理氣候資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對該病菌的適生性進行了研究。
14,小麥黑穗病主要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稈黑粉病,是我省小麥上的常發性病害,發病后對小麥生產造成一定危害。
15,谷斑皮蠹、咖啡果小蠹、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二類有害生物。
16,玉米黑粉病和絲黑穗病咋防治。
17,合陽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宏介紹,腥黑穗病俗稱腥烏麥、臭黑疸,因病粒含有魚腥氣味而得名。
18,小麥播種期病蟲害的主要防治對象是紋枯病、**病、黑穗病、全蝕病、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其主要防治方法之一是對種子進行處理。
19,二是系統侵染病害,主要有稈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從種子萌發侵入生長點,隨小麥植株生長進行系統侵染。
20,土傳病害是威脅玉米生產的一類重要病害,其中莖基腐病、絲黑穗病和紋枯病發生尤為嚴重。
21,這些酶活性的變化能夠削弱或消除病菌對谷子的毒害作用,在谷子抗黑穗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2,特別是相繼截獲了一批重大動植物疫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入侵紅火蟻、咖啡果小蠹、大豆疫霉菌、菜豆象、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地中海實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