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2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許多詩篇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4侈口安危,則信其愛國;極陳利病,則許以憂民;博征之史,則喜其言之有余;雜引于經,則羨其學之有本。
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憂民之憂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民亦樂其樂。
7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8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就有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對今日之國是置身事外,簡直不大可能。
9不是憂國憂民的人,怎會寫出了這么憤世嫉俗的作品?
10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
11《離騷》充分反映出屈原憂國憂民的赤膽忠心。
12岳飛一生精忠報國,赤膽忠心,憂國憂民,青史留名。
13古往今來,憂國憂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寫詩作文的主要內容。
14屈原的《離騷》充分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強烈感情。
15杜甫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寫了不少喚醒世人的詩歌。
16于公于私,袁世凱都是一腔熱忱,愛國憂民,甚至惦念老母的孝子心思,在字里行間都畢露無遺。況且,像李鴻藻這樣的清流派領袖,一代帝師兼文章大家,都讀不出小袁的孬種來,倒是我們現在的學者,比清流還清流?端木賜香
17何況憂國憂民根本不是詩人的事。憂患意識乃是閉鎖性的落后意識。多講藝術吧,少談政治吧,寧效李白之飄逸,勿學杜甫之沉郁。你看人家李商隱的無題諸篇,多妙!造句網 流沙河
18從唐宋八大家到魯迅,我們的散文傳統懷著憂國憂民的一腔熱血。魯迅過人的尖銳和思辨力使散文一度發出了獅吼雷鳴之聲。……人民信仰魯迅,崇拜魯迅,卻在文字中無聲無息地逃避魯迅;魯迅這盞民族魂的探照燈照亮了散文的旅途,但旅途上沒有什么人。蘇童
19他懷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以圖喚起中華民族的覺醒.
20夙興不寐去朝天,滿腹憂民待生靈。天花藏主人
21現在的這幾人,都還是少年氣盛、憂國憂民的年齡,遠遠沒有后來那般成熟世故。
22丞相大人憂國憂民,朕理當褒獎,哪有降罪之理!
23人生的真正價植首先在于對社會的奉獻?!袄衔崂?。以及人之老”是我們民族千秋相傳的美德。范仲淹在岳陽樓下長嗟嘆,杜少陵“安得廣廈千萬間”,樂于助人,已升華為憂國憂民之情。無怪乎人們總贊美這一金玉良言。
24清朝末年,不少有識之士,面對中國社會群魔亂舞的黑暗現實,憂國憂民,感奮而起。
25好人力量就是美,助人樂己就是美,拾金不昧就是美,雪中送炭就是美,舍己為人就是美,見義勇為就是美,憂國憂民就是美,胸懷天下更是美。
26前面走著一女孩。甲說:那女孩看起來身材,背面實在是傾國傾城啊。那女孩貌似聽到了!轉過頭來笑!乙說:沒想到她的正面竟是這樣的憂國憂民啊。
27俗話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可俗話又說:老婆孩子熱炕頭。一種憂國憂民,一種獨善其身,天地之別!可見這俗話正確與否,還在于個人領悟!
28透過“長安情結”,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家群體超越個人得失的憂國憂民意識,以及他們出于個人生存、發展的需求而對政治權力的依附與追求。
29作為一代文壇宗匠,歐在他詩文中議政論道,表現出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30但作為一名無政府主義者,他欣賞的是杜甫身上親切、自然的一面,而對其憂國憂民的儒家思想則略為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