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止目前,難船已經成功營救了130多名遇難人員.
2.在泰方協助下,我11名遇難船員遺體已被找到并妥善保存。
3.水下的殘骸圖片。生銹的廢船一條遇難船坐在淺水區在圖巴塔哈暗礁之外位于菲律賓。
4.并從微觀的角度,歸納出遇難船避難習慣的構成要素,以及遇難船主張避難權應當承擔的舉證責任和證明標準。
5.經水下考古證明,這艘明代的難船是觸礁沉沒的。
6.分析了船員在撤離難船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船員如何安全撤離難船的方法。
7.遇難船只的船長終于注意到了這一答復,將桶放下去,從亞瑪遜河口打上來滿滿的一桶清澈的淡水。
8.13時55分,遇難船救生艇上的船員終于抓住大纜。
9.在吊耳上穿引掛絡,由“華天龍”的副鉤將難船扳正;主鉤第三次起吊讓難船甲板面露出水面,然后將船內水抽干,直至難船有自浮力。
10.此時大副帶領甲板部水手憑借熟練的技能,成功將早就準備好的拖具器材與遇難船連接上。
11.該船將參加越南和國際海域的搜尋救難,可以拖曳吃水量2200噸的遇難船只,在必要時可以執行針對海島活動力量的后勤支援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