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位日本客人送給他一支用兔毫制成的毛筆。
2、數新鴻、欲傳佳信,閣兔毫、難寫悲酸。到黃昏。敗荷疏雨,幾度銷魂。張玉娘
3、宋代耀州窯兔毫盞的發現,使我們有可能把它與建窯兔毫盞比較。
3、造句網祝您造句快樂,天天向上http://!
4、釉上的兔毫,狀如萬千雨絲,也像流星劃過夜空,飄灑自如。
5、南宮閑云手持兔毫在宣紙潑毫舞墨。
6、建陽的建窯以黑釉聞名,所產兔毫盞是品用斗茶(茶藝比賽)者愛好的瓷盞;阿拉伯人也熟知建瓷。
7、羊脂玉色的筆桿垂直宣紙之上,墨汁飽滿的兔毫筆尖,一滴水墨流轉匯聚成米粒大小,搖搖欲墜卻始終不掉落。
8、蕭月生端坐于垂拱殿丹墀下,放下通體幽黑的兔毫鼠須茶盞,輕輕的一句話,令一臉歡笑的理宗愕然無語。
9、詩中的秋兔毫指的是一種毛筆,鴨頭綠指的就是洮河硯,故洮河硯又被稱為鴨頭綠。
10、就在這時,王觀看好了,隨手把兔毫盞放了下來。
11、小公爺放下手中的紫兔毫毛筆,眼神也一改先前的溫文儒雅道:“是誰?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12、趙仁說道,連忙遞過來一只兔毫毛筆。
13、非常利落,幾乎沒有絲毫的停頓,蘇林洋洋灑灑,手執上好的兔毫筆,行云流水般地將五十張貼經試題一道都不落地全部都答完了。
14、而被大家所津津樂道的,藏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其實就是建窯中的兔毫變,只不過大家的叫法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