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2月,*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碰頭會。會上譚震林、陳毅、*、李富春、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領導人,對“文革”的錯誤作法提出尖銳的批評。圍繞“文革”要不要黨的領導,應不應將老干部統統打倒,要不要穩定軍隊等重大問題,同康生、陳伯達、*等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18日,毛*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員開會,批評了在懷仁堂會議上提意見的老同志。此后,又被*、*等誣稱為“二月逆流”。1976年,*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為“二月逆流”平反。
二月的解釋中篇小說。柔石作。年發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小學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蔑。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
抗爭的解釋對抗斗爭;抗議爭辯詳細解釋抗議爭辯;對抗斗爭。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作者的任務,是在對于有害的事物,立即給以反響或抗爭。”沙汀《淘金記》十五:“她深深感覺到,到了目前,事情已經不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