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虹的形成與空氣中雨滴有直接關系,雨滴越大越多,虹的色彩也越鮮艷、越窄,而空氣中雨滴越小,虹的色彩也越暗淡,而虹也越寬大,隨著雨滴的變小或雨滴變少虹都會慢慢地消失。所以說虹的色彩如果從鮮艷變為暗淡,寬度從狹窄變為寬大,都說明空氣中雨滴由大逐漸變小,由多逐漸變少,空氣可能逐漸轉向穩定。但是這是對整條虹來講,如果整條虹不是逐漸消失而是中間出現缺口,即消失一點乃至幾點,這并不說明空氣中雨滴變小或變少,而是說明空氣中存在比較強的湍流、對流,使空氣中的雨滴分布不均勻,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這樣就會出現斷虹現象,說明空氣中不但有成云致雨的大雨滴存在,而且也存在使水汽、雨滴成云致雨的動力、條件,大氣層結處于不穩定狀況,特別是上午出現斷虹,隨著熱力影響,對流將會加強,很有可能發展成積雨云而下雨,因此便有“斷虹早見,風雨即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