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一天天的過去,總結之前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有部分不足,下面管理小月給我們精編的單位聯村聯戶工作總結模板,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自去年11月入駐_縣老砦鄉許樓村幫扶以來,我和兩位隊員緊緊圍繞幫扶工作的“七項任務”,蹲得住、靠得上,積極主動、認真扎實地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收獲了一些體會。
摸清實情,找準位置,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前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進村后,我們走家串戶,調查研究,訪貧問苦。通過調研,我們對村里的班子、黨員隊伍建設、農業開發、農民的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經商、生活狀況和民風民俗等一系列情況,都摸得一清二楚,并建立了檔案資料。由于對村里的情況明、底子清,我們在指導村里制定發展規劃、落實發展規劃就心中有數了。駐村后,我們既在村黨支部配合下開展工作,又根據工作組的職責獨立實施自己的規劃,工作組和村“兩委”配合的非常默契。
關注民生,服務群眾,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基礎
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如何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呢?我們采取了有力措施,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關心群眾疾苦。扎實開展了困難群眾幫扶工作,局17個科室單位通過“結窮親”,與困難戶建立起“一對一”的幫扶關系,先后為幫扶戶送去價值_余元的慰問品和8000元的慰問金。二是為群眾排憂解難。街道硬化是村民急盼解決的問題,工作組積極協調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慈善總會等單位,多方籌措資金29萬元,對1000米的主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栽植冬青和金葉女貞24000棵。利用村里空閑地段,為村民建設健身廣場一處,現已投資7萬元,購買了20件套健身器材運送到村。投資1萬元改善許樓中心小學辦學條件,為學校安裝了籃球架1對,并提供部分苗木對校園進行綠化。三是幫助群眾發展生產。生豬養殖是許樓村的重點產業,工作組依托村生豬養殖大戶王軍偉的“利得來種豬繁育有限公司”,成立生豬養殖經濟合作組織,探索“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依托許樓村傳統水稻種植優勢,為該村引進優秀農業引智成果“稻鴨共作”項目,籌措資金3萬元作為啟動經費,組織村里有思路、有能力的3位村民,租賃農戶土地60畝,成功創建了“稻鴨共作”示范基地。協調市、縣種子公司,為村民提供“送良種到村”服務活動,為村民節省資金1.7萬元。同時,還開展了“送醫下鄉”、“科技下鄉”活動,受到了許樓村群眾的歡迎。
遵守紀律,專心駐點,是做好駐村工作的關鍵
蹲不住就不能及時了解老百姓的心聲,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一年來,我們全體隊員堅持出勤,從未因個人問題請假,每天堅持記錄工作日志,至今已經寫了滿滿三大本。由于駐地離鄉鎮太遠,村內又沒有固定的蔬菜銷售地點,買菜非常不方便。在工作之余,我們還利用業余時間,翻整荒廢土地,開辟了半畝菜園,一方面可以解決自己的吃菜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將收獲的蔬菜及時送到村里的五保戶和困難戶家中,解決他們雨天雪天的吃菜難題。在各項工作開展的時候,我們全體隊員都不怕苦、不怕累,樹立了幫扶隊員良好的形象。
加強溝通,贏得支持,是做好駐村工作的保證
駐村幫扶工作政治性強、責任大、任務重,沒有領導的支持、關心是無法開展工作的。我們駐村后,局黨組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給予關心和支持,局黨組8名成員全部到村看望指導,幫助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工作組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今年端午節期間,局主要領導深入許樓村蹲點調研,四天吃住在農戶,并分別召開了村兩委成員、黨員、村民代表、“三支一扶”大學生及鄉教育、衛生部門負責人座談會,認真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心聲,并撰寫了專題調研報告??h工作團多次召開隊長、組長會和現場觀摩會,對幫扶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總結,交流經驗,查找不足,研究落實下步各項幫扶工作任務。這使我們全體隊員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拓寬了工作思路,學習了兄弟單位的好做法好經驗,提高了幫扶工作的緊迫感和壓力感,督促我們群策群力,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幫扶任務。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我省一項重大決策精神,它解放思想、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新之舉,是一項固本強基、促進發展、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對此,隨著行動的從深入開展,我們要進一步加深理解,進一步深化認識
一、提高認識,明確任務。應當看到,解決貧困問題,是富民興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民族問題。為此,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發展大局所趨大局,是人民福祉所愿,事關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關鍵所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就是要抓住農民這個群體,突出農村群眾工作這個重心,使廣大干部在理念上尊重群眾,在工作中服務群眾,在感情上親近群眾,在解困釋疑中引領群眾,在扶貧開發中惠及群眾,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因此把握節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回”,保持全年工作的連續性,最終使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
二、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重在宣傳引導,難在扶貧開展,貴在持之以恒。我們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抓住宣傳教育這個關鍵,突出扶貧開發這個重點,一步一個腳印,使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效果真正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我們要想方設法為貧困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眻陶槊瘢f到底就是要切切實實為基層群眾解決問題、謀取福利。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村入戶,走到群眾當中去,接接地氣,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訴求,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以脫貧致富。甘肅省委決定在全省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正是加快全省脫貧致富步伐的實際舉措。此舉,一定會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歡迎。
三、注重方式、務求實效。此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直接面對的是群眾,因此,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十分重要。對此,與群眾說話,一定要放下架子,去掉腔子,態度謙和,舉止文雅,心平氣和,耐心細致,切勿粗魯莽行。每一名工作隊員都是一面鏡子,都代表黨和政府形象。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工作方式。鄉情村情民情各有不同,制定工作方法時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深入調研,仔細分析,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特別是聯系村、幫扶群眾的意見和意愿,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和群眾的聰明智慧,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三是穩步推進,求真務實的作風在此次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相當關鍵,我們每一項工作都要一件一件地去抓落實,承諾一件兌現一件,避免說大話、說空話,盡量做到量力而行,做不到的不說,說了的一定要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四是作風要過硬。下基層我們要平素簡行,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不鋪張浪費,不驕不躁,不怨不棄。只有我們用心去做,群眾的眼睛
是雪亮的,我們的工作會得到他們大力配合和支持的。
四、創新機制,立足長遠,在長效機制創新上求得突破。我們既要清醒地地認識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艱巨性、持久性,也要認識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創新是動力,創新出活力,實踐證明,哪里有創新,哪兒就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既要讓單位聯村有著力點,也要讓干部扶貧開發有切入點,使宣傳教育與解困幫扶緊密結合、互相促進,把各方面的關系調動起來,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不拘一格開展工作、各展所長推動發展的生動局面。積極響應省、市、縣號召,想方設法把黨員致富戶、產業富裕戶、協會帶頭人、民營企業家納入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當中來,進而拓寬了行動的參與范圍,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力量的幫扶效應,確保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真正取得實效。
通過積極參加“聯村聯戶心連心”活動,通過調查研究,我初步了解了一些村情民意。走訪中,我比較注意調查研究。通過走訪,收集到了不少農民深切關心又無力解決的問題,認真思考了張格莊鎮下官村發展中的一些共性和熱點問題,開展了一些社會調查和走訪活動。雖然我生在農村,但長期在外學習工作,現在農村的條件、環境、現狀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僅僅憑印象、憑經驗已經不能準確把握農村工作的特點了,難以適應“三農”工作的需要。
不到農村不知道,一下基層才知道,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錯綜復雜,農村工作事情非常具體,雞毛蒜皮一大堆。我經常跟著村組干部到村子里看看問問,慢慢熟悉環境,經常和村民促膝交談,虛心向他們學習,到村子里進行村情民意調查,了解農民關心什么,需要什么。
張格莊鎮下官村屬城郊結合部,經濟相對發達,目前正抓緊小康村的建設,大多數農戶基本不干農活或干農活的時間很少。我所包片的農戶,土地大部分被征用,針對他家的實際情況,走訪中,我主要是幫助他們做點農活。針對村里部分土地被征用,農民失地、農民外出打工的實際,對該村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發展城郊經濟我作了一些調查,可以說,這些調查雖然是初步的,但卻是活生生的,是在的文件材料中讀不到的。
今后,我會一如既往的關注他們的發展,有需要幫忙的時候,我仍然會通以前一樣,隨叫隨到。
從七月初到現在,我參加“聯村聯戶心連心”活動已經六個月左右了,在組長的領導和幫助下,本人在這短短的六個月時間里,已經基本能夠融入到村的建設中,較好地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F就我參加“心連心”活動以來的工作情況,談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心連心”活動應該堅持做下去。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繼續去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工作的底子,從而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才能切實幫助所包村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扎扎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引導、組織群眾脫貧致富,改變村容村貌,才能確實了解村民收入、勞作、務工、健康以及迫切需求,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二、“心連心”工作就是要確實做好事、做實事。多為所包村的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心連心”工作中必須要做的。辦了實事,群眾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切實的利益,就會更擁護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決策,干群和黨群關系會貼得更緊。當然,作為一名教師,一些“軟投入”也應去做,能夠多做的還要多做。例如,在進戶調查了解民情過程中,我和村干部一起到困難戶家中坐坐,他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到老黨員那里看看,他會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幾句關切問候的話語,群眾就覺得政府真好,能考慮他們的感受。這些感情上的軟性投入,收到了和辦實事一樣的效果,和辦實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說明實事要辦,“軟投入”的工作也要做。
三、“心連心”工作還要理順抓牢與放下的關系。入村后,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黨員、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風問題、工作能力問題,還有村里的陳年老賬、地頭爭端、鄰里糾紛、婆媳不和等。本人以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個輕重緩急。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輕重,事無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群眾反映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設想給予一攬子解決。這樣不僅不可能,反而會沖淡主要任務,貽誤大局。這就有一個“抓牢”與“放下”的關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要“抓牢”,有的則應“放下”。問題中屬于工作布置的任務的,就堅決“抓牢”,主抓、狠抓;不屬于所布置任務或是與之聯系不緊密的,就可以“放下”,緩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給鎮黨委、政府或有關部門去處理。即使是屬于所布置任務的問題,也不能齊頭并進,也要有先有后,分個緩急。
四、“心連心”工作就是要依靠干部和群眾。我們在村里開展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很多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村干部、全體黨員、全村人民群眾來組織開展和實施,而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村委干部。例如,召開會議要依靠他們去召集,上項目要依靠他們去實施,開展活動要依靠他們去組織等等。依靠村干部開展工作,要對他們信任、支持和尊重。當然,依靠不是依賴。我們參加“心連心”活動是肩負著黨委、政府的重托,在依靠他們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負責任地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增強戰斗力,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黨委交給我們的任務。經過近六個月的觀察和分析,我感到,張格莊鎮權家村的村委領導班子還是很團結的,村委書記很有號召力,是可以依靠的。與此同時,我不斷地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去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過“聯村聯戶心連心”活動,我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基層干部學習,向實踐學習,的確有了很多收獲。從群眾和身邊干部身上,從工作實踐當中,我學到了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堅忍不拔的工作勁頭,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等等。今后,我會在繼續向農民群眾學習的同時,積極配合福山區委、區政府和張格莊鎮鎮黨委采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為農民朋友多辦實事、辦好事,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把文明之風吹向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