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華北地區常在春季出現春旱,春雨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于10%。如果秋、冬兩季的降雨很少,進入春季以后氣溫回升又快,大風天數增多加劇了地表蒸發量,往往易形成秋、冬、春連續干旱。同時,這個時期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玉米、棉花等播種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顯得突出。此時,若能有雨水降臨,自然就顯得特別寶貴,故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華南、江南地區的氣候就不同了,進入春季后天氣回暖,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作用,上述地區的降雨增多,常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每年4月前后,華南各地出現前汛期,隨后雨帶自南向北推進。因此,南方的春雨一場接著一場,春雨就不像北方那么昂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