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家的一種修養境界,認為視聽由精神所主宰,可不受器官的限制。《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張湛注:“夫形質者,心智之室宇。耳目者,視聽之戶牖。神茍徹焉,則視聽不因戶牖,照察不閡墻壁耳。”
耳視的解釋謂以耳代目。宋司馬光《迂書·官失》:“衣冠所以為容觀也,稱體斯美矣。世人捨其所稱,聞人所尚而慕之,豈非以耳視者乎!”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考史三》:“宋周朗有櫝帶寳笥著衣之論,
目聽的解釋.古代聽訟法之一。謂觀察受審訊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编嵭ⅲ骸坝^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辟Z公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