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觀后感(精選5篇)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很多地方組織的成員都觀看了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金剛川》。今天小編整理了金剛川觀后感優秀范文5篇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金剛川觀后感篇1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抗美援朝戰爭鍛造了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11月4日,在公司黨委的組織下,我和同事們一起去看了影片《金剛川》。觀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沒有想過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直到電影開幕。
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河流最寬處達60米左右,在不借助橋梁的情況下無法通過。為了戰爭能夠勝利,戰士們必須要在金剛川上架設一座用來運輸戰力及物資的橋梁并保證其暢通無阻。但金剛川原有的大橋同一座人行便橋已被美軍轟炸毀壞,為阻止橋梁的搭建,美軍甚至將金剛川沿岸的樹林摧毀。在敵方一次又一次的轟炸中,戰士們向著修橋這一目標,頂著戰火以血肉之軀一次又一次的修補。
“一個戰士,是腳步堅定、勇往直前的,是永遠年輕、永遠追求光明的?!闭嬲膽鹗?,是在戰爭激烈緊迫的情勢下,每排間隔3米有序過河的高度紀律性;是高炮班排長張飛與師傅關班長的師徒情誼;更是在燃燒彈毀損全部橋體的慘況下,最后架起的人橋。
我們生于和平年代,不曾經歷過戰爭,但戰爭年代烈士們的精神不能忘卻。何為“金剛川精神”,是鐵的紀律、高效執行;是堅韌不拔、勢必達成;是不怕犧牲、勇于奉獻。如管虎導演所說“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價值的,只是不易于被發現。如果大家走心的話,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的同事與家人們,總會有人默默奉獻?!狈从^現實生活,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依舊有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戰士”存在,他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勞任怨的付出著,而默默付出的人為什么又不能是自己呢?我們雖然身處二線崗位,但依舊可以憑自己的綿薄之力發光發熱,為公司的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公司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去發揮等同于“金剛川精神”的玉象精神。
金剛川觀后感篇2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讀書的時候學過很多,電視里看了很多,也聽了很多,卻不知道還有一個地方,名為金剛川,不知電影能把當年那場真實而慘烈的戰爭還原多少,但看完之后真的發自內心的震撼與感動。
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愿軍應朝鮮的求援,打響了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守護人民安寧幸福的“第一槍”。
走近歷史,時間又退回到1953年7月12日前后,抗美援朝的決勝之戰金剛川戰役,后來美軍空軍飛行員史密斯回憶當時的戰況說:“中國志愿軍打不死,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的修好了跨江的大橋,美國工兵修橋最快要三天,而我們的中國志愿軍僅僅只要幾個小時?!?span style="display:none">99a子文庫范文網
“當美軍最后使出殺手锏用B-29轟炸機大面積投放燃燒彈,山體,草和樹木燒掉了三分之二以上,在飛機上都能聞到遍地的焦糊味?!蓖ㄟ^這番話,足以證明當時的慘烈。
中國人民志愿軍面對世界上當時最精良的武器裝備,面對敵機猝不及防的突襲與榴彈炮激烈的轟炸,生生用高炮打掉美軍好幾架偵察機,B-26型轟炸機。史密斯在后來的回憶中說,打下來的轟炸機機身上,居然有機關槍的子彈?!?span style="display:none">99a子文庫范文網
老年的史密斯回憶說:“本以為燃燒彈會讓美軍勝利,結束戰役,但是中國志愿軍不信神,但卻創造了神跡,這不是人類能做出來的事情?!?span style="display:none">99a子文庫范文網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每一個人都渴望勝利,每一個人都不曾退縮半步。
或許在我們心里,有很多疑問,過河的方式還有很多種,為什么非要以搭人橋這種方式過河,但我只知道他們都是久經戰場考驗的斗士,他們所選擇的渡河方式,絕對是當時的情況下,唯一的最好的方式。
工兵連的戰士們全部犧牲后,配合修橋的連隊僅幸存一個人,湍急的金剛川上,搭起了一座讓大部隊過江的人橋?!倍嗄暌院?,參與過修橋的,也是唯一活下來的小戰士在講述這一段歷史時,依然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當“前方戰場見”,成了兩個四川老鄉彼此的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話時;當點燃烈火,吸引敵人火力正面對抗之時;當只剩下一條胳膊、一條腿,把麻痹大意的敵機打下來之時;當最后用層層血肉之軀的人墻筑起的人橋,保證大軍通過之時,心中無不充滿了感動與敬意!是平凡而又偉大的志愿軍,是他們用血肉鑄成了長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打出了骨氣,更打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安寧。
他們都是英雄,與朝鮮戰場的千千萬萬個英雄一樣,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卻是我們心中永恒的豐碑……
金剛川觀后感篇3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人們撫今追昔,緬懷英烈,致敬英雄!《金剛川》這部片子應時而生!
觀看影片之后,我感到,它讓我們領略到了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什么叫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血性膽魂”,帶給觀眾精神震撼和情感共鳴!我認為帶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叭藷o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在影片中面對敵人的轟炸,我們的戰士紛紛倒下,看著讓人心痛!中國人的命也是很值錢的,中國軍人的血肉之軀更是彌足珍貴,我們的勝利不僅僅靠“人海戰術”,志愿軍抗敵之時的策略和智慧,信念和紀律,專業和高效,才是他們最大的武器!我們現代軍隊的發展更需要高科技的助推!我們不能指望別國的“喀秋莎”,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喀秋莎”,只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才能讓我們的戰士少流一點血,少點壯烈的犧牲,這更應該是現代武器裝備的工作者的最大的使命!當前,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考驗,大到國家安全,小到一塊芯片,沒有硝煙的戰斗無所不在,相信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必將會創造更大的奇跡!
這部影片堅持寫實主義,通過對普通士兵,對“小人物”的觀照,更好的表現出“真實感”,除了主角特寫鏡頭外,對白的精心設計,方言的巧妙運用,對“敵人”形象去臉譜化,去程式化,也可謂匠心獨運。
三位導演通力合作,博彩眾長,而又力求風格統一,四個片段三個視角表現統一主題,在國產電影中,這一手法新穎前衛,重章疊唱反復渲染主題,讓人耳目一新!
金剛川,對于中國人來講有些遙遠和陌生,即使在朝鮮國內,它也只是一條普通的河流,然而,正是由于70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戰爭,它成了一段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金剛川觀后感篇4
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致敬
明天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日,我和爸爸觀看了電影《金剛川》。本以為戰爭片,會用濃墨重彩描繪戰役的大場面,但影片卻把重點聚焦在了一座橋。
隨著旁白切入,娓娓道出這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了最終的決戰階段,為了確保金城前線的充足戰斗力,志愿軍戰士必須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志愿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火力懸殊的情況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通過那座橋”是他們的共同目標。
這道橋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話:通過了,敵人的地獄;被阻擋,我們的地獄。
敵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條生命線,轟炸機、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輪番上陣,日夜攻擊,來來回回炸了七次,志愿軍也反反復復修了七次。電影通過不同視角,從修橋的工兵連,到敵方空襲的美國飛行員,再到掩護修橋、抗擊空襲的高炮班,最終這一切又都回歸到了橋面。和歷史一樣,任何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都是靠眾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參與、相互影響、相互激勵!最終,成就出歷史。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為了保家衛國,前赴后繼,冒死修橋過川。關鍵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沖不散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動了我,張排長的哨子和吳班長的呼哨,是傳遞信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著自己攻擊,炮位上的每一名戰士都目光堅毅……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贏這最后一戰,然后回家。但在這場異國他鄉的戰斗中,我想,無論是回家,還是犧牲,他們都準備好了。
一個個讓人揪心落淚的畫面,時刻提醒著我們,曾經苦難的中華民族,因為有了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長青,英雄常在。是你們讓祖國邊疆不受侵犯,讓鴨綠江畔的山水一色!
吾輩自強,篤定前行,好好學習,長大了努力建設更好的中國,是對先烈最好的緬懷!“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蔽乙叱队⑿圪澑琛?,向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致敬!
金剛川觀后感篇5
看完《金剛川》,忍不住寫了一篇觀后感。這部電影把抗美援朝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雖然解放戰爭后建立新中國,但解放戰爭終究是一場內戰,內戰對手在軍事素養、作戰能力各方面都是比較差。新中國成立后,在當時卻在國際上沒有什么話語權,真正讓新中國在世界東方站起來的是一年后爆發的朝鮮戰爭。朝鮮戰爭,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的精神與力量,看到了解放軍的頑強意志與軍事能力。這場戰爭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朝鮮戰爭,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的精神與力量,看到了解放軍的頑強意志與軍事能力。對中國更多了尊重,受朝鮮戰爭影響,蘇聯就開啟對中國的全面援助——這就是著名的156工程,最初蘇聯只答應援助少數項目,隨著朝鮮戰爭志愿軍的勝利,蘇聯援助的項目節節上升,到53年已經確定了50個項目,1959年已共計有100多個建設項目。
朝鮮戰爭還促使中國拿回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亞非拉一票國家的支持是一個方面,但這不是決定性的,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實力,還是美國的認同。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越來越重,沒有人可以忽視。1970年尼克松訪問中國,然后中美關系迅速正?;?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如今這場戰爭離我們已經過去了太久,年青一代對它的印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沒有中美貿易戰,抗美援朝熱度不會這么高。在我們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如今我們更富裕,更強大,過去的對手卻更虛弱,更怯懦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我們依然可以在各個領域打敗它?!盀橛袪奚鄩阎?、敢叫日月換新天”,致敬我們偉大的前輩,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
最后我還想說說電影本身,在看了《八佰》之后,再看管虎的電影很難不帶著有色眼鏡。看完《金剛川》之后我久久難以平靜,想不出導演到底想要表達什么。電影在透露著一種濃濃的反戰氣息,從美國飛行員的復仇和回家,到志愿軍不斷用鮮血和犧牲祭奠。戰爭給無數人帶了災難,反戰本身并無錯誤。但是志愿軍是挑起戰爭的那一方嗎?這樣的電影如果想宣傳反戰,那就要多拍點帝國主義侵略者給被侵略國家帶來的災難,多拍點朝鮮半島的人民在聯合國軍的機槍下如何流離失所。
讓我感到,這部電影刻意淡化正義非正義,淡化我軍愛國主義精神,淡化金城戰役我軍摧枯拉朽的勝利,美化在朝鮮無所不用其極的美軍。電影最后也沒有個結果,不明真實歷史的人,或者說是個小孩看了電影,還以為是我們輸了呢。真實的情況是《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那是朝鮮戰爭最后一次戰役。中國志愿軍在14天的時間里,殲敵5.3萬,逼著美國和南韓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再也不敢?;?。
有人認為電影是藝術的加工,不用太尊重歷史。絕非如此,歷史電影也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拍這種片子的導演一定要有歷史責任感,尊重歷史!可以因為創作規律而藝術性處理一些情節,但是要基于歷史,不要玩弄歷史。對于我們的英雄,讀我們的過去,要永遠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上一篇:中外名著改編的電影觀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