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課直播觀后感2023
同學們,開學后大家最好可以收看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課的直播,你會得到很多觀后感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開學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課直播觀后感,歡迎大家來閱讀。
按照學校的通知,今天早上,我和孩子一起認真收看了大連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的“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電視上顯示的是“學習方法”)專題節目。節目里,賴老師找人做測試,強調了記憶的竅門。我感覺此節目與所謂“素質教育”聯系不大、不貼邊,更像是教人如何提高記憶力的一種方法的老調重彈。
節目中又擺出了十九世紀德國有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其實,艾賓浩斯搞的是遺忘曲線—一種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遺忘是按著怎樣的規律來變化的曲線,據此可以看出復習是記憶的捷徑方法。我不禁想起曾經閱讀過的那本《提高記憶力的奧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該書是翻譯的日本能力開發研究所所長坂本保之介的著作。書中介紹的提高記憶力的15個要點,與今天節目中總結的若干方法基本雷同。
從孔老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關于學習的諸多名言警句,到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亙古以來,國人們在樂此不疲的研究如何提高記憶,說到底是在琢磨怎么提高考試成績。好像與素質教育真不沾邊。再到今天之節目,有人靠此搞個所謂講座,實質是推銷幾本書,賣點光碟謀生吃飯,這種老調重彈的玩意鄭重地向家長學生推薦的意義何在?我看更像是電視里常演的藥品廣告,而且萬能的藥品廣告。
孩子看完節目嚷嚷著要買書??蓺猓『⒀雷幽芸炊@大部頭書!可悲,我只好拿出花5角錢買的這本《提高記憶力的奧秘》應付。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是做師長的責任,不要把責任推到家長花幾百元去買所推銷的書的身上好嗎?
今天我收看了河北電視臺公共頻道于丹老師的講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獨立承擔”。于丹教授講的生活中祖母祖父對小孫子的寵愛的故事,我想在我們這些家里的“小太陽”來說太常見了,明明是自己走路摔倒了,祖母為了安慰我,埋怨路的不平,也有時候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做錯了事情,就是沒有勇氣承認錯誤,這次聽于丹教授講課,深深的觸動了我,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們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在無數次考試過程中,經常會給自己找各種借口,有的題做錯了,其實自己認真點是可以作對的,就感覺沒什么,不是自己能力問題是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視,下次還是出現同樣的低級錯誤,聽了于丹教授的講座,我才知道,那是我的能力有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是可以由自己培養訓練之后可以彌補的,所以,從今以后,我要制定學習計劃,來鍛煉的學習能力,把這種能力缺陷補上來。
我的感想還有很多,總之,愿我們大家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上周末在__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20__年__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b證培訓第一次集中面授,主講教師是福建師范大學的葉一舵教授。葉教授對中小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形象生動又有見地地解讀。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好呢?令我最深刻的一種說法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與載體。葉教授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在美國的一個公園里,有一個美國的小女孩正在草地上玩耍。她看到一個塑料瓶被丟棄在草地上。她走過去,輕輕地拾起,扔進垃圾桶。一個旁觀者,上前詢問:“小朋友,你為什么要把這個塑料瓶扔進垃圾桶呢?”小女孩回答道:“因為草地很美??!”同樣,草地上還有另一個塑料瓶,一個中國的小女孩走過來,也輕輕地拾起,扔進垃圾桶。這個旁觀者,上前詢問同樣的問題:“小朋友,你為什么要把這個塑料瓶扔進垃圾桶呢?”這個中國的小女孩回答道:“是老師說的,不能亂丟垃圾,應該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在這個旁觀者要走開的時候,小女孩又說了一句:“亂丟垃圾是要罰款的。”
聽到這樣的故事,在場的老師們都笑了。笑得……心里都清楚這笑里更多的是無奈。我們的教育,什么時候也能夠從他律到自律呢?這不僅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任務,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每個中小學教師都應滲透的工作,不僅僅作為心理專職教師的任務。期待第二次的中小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集體中面授。
我聽了韓學榮教授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韓老師從健康的定義、健康的標準、健康與不健康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講述,感覺老師講的這些都很貼切實際,很實用,尤其對于我們老師工作壓力大,聽完講座心里感覺輕松了很多,感覺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課上聽的很輕松沒有感覺累,一天時間覺著過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學生上和自己自己調節上受到很大啟示,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不會有萬能的、普遍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評,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讓孩子們喜歡你。學生在喜歡你的基礎上,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并且愿意學習,因為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師的講座讓我釋放了很多壓力。首先讓我知道生活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工作和生活上有壓力時,我們要學會把心思放下來把擔子放下來,學會自己調節。另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碼的獨立性。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我們要試著適應環境。
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金,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該怎么過怎么過,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么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呢?
這次參加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對于我來說,對我今后的工作道路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次活動也讓我獲益不少。
一個真正合格的老師,就是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應該把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方面,為孩子創設平等的交流環境,不應該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上面去,對待孩子要有三心耐心、細心和愛心,并且平時也要注重自己身體的鍛煉,一個愛運動的老師是不會差到哪兒去的。
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的心理健康與行為,更無法巧妙的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心理健康。
在這段上暑假,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始向我們講授幼兒心理與教育知識,從幼兒心理學定義入手漸進的講述了心理學的`分支,幼兒發展的影響因素,幼兒發展的特點等專業知識,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知識,觀看幼兒在園生活錄像、手指操、找不同,畫圖形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專業幼兒心理與教育的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的感觸頗深,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教學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及游戲中去,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分配,因材施教,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和活動,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娛教娛樂的活動效果,讓所學知識得到應有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升華。
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我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如饑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雖然只有短短的5天,但這5天里,讓我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也對自己的心理教育職業也有了全新的定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治療,而是撫慰,是疏導,在學生困惑時,為學生點亮的一盞明燈;在學生低沉時,為學生撥開心頭的烏云,在學生迷茫時,為學生指出正確的方向。
作為一名數學專業的師范生,心理學的知識還停留在大學時期的必修課上,我此時“方恨讀書少”,深知與專業心理學老師在知識上的差距,認知的距離。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路才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更加深入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研讀專業教材,做一名“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