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恭儉的成語解釋
【成語】:溫良恭儉
【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
【簡拼】:wlgj
【解釋】: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等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出處】:《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span style="display:none">Kgb子文庫范文網
【示例】:馮翊郡開國公魚朝恩,~,寬柔簡廉,長才博達,敏識高妙。 《舊唐書?禮儀志四》
【近義詞】:溫良恭儉讓、溫良儉讓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態度溫和
溫良恭儉 成語接龍
【順接】:儉不中禮 儉以養廉 儉以養德 儉可養廉 儉存奢失 儉故能廣 儉腹高談 儉薄不充
【順接】:不豐不儉 黜奢崇儉 廢奢長儉 攻苦食儉 躬行節儉 戒奢以儉 戒奢寧儉 克勤克儉
【逆接】:冬日之溫 竊衣取溫 水軟山溫 席不暇溫 香潤玉溫 挾冰求溫 心平氣溫 玉軟香溫
【逆接】:溫涼玉斝 溫凊定省 溫州雜劇 溫席扇枕 溫恭直諒 溫恭自虛 溫情密意 溫情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