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寒假讀后感600字【5篇】
書籍它其實是陶冶了我們大家的情操,并且還開闊了我們大家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感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寒假讀后感600字,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讀完《簡·愛》這本書后,我感慨萬分。
《簡·愛》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著作。女主人公因父母離世而被舅舅收養。但在舅舅家,她總是挨打受罵,有一天,她終于忍不住和表兄打了一架,結果被關進“紅房子”,后來被送到了洛伍德學校。在那里,她度過了八年時光。在這期間,她認識了善良的譚波兒小姐和可憐的海倫·彭斯。然而,海倫離世,譚波兒小姐的離去,使她感到“保持平靜的理由早以不復存在”,便毅然登廣告求職,去了桑菲爾德做家庭教師。在那里,她認識了可愛的阿黛爾,為人親切的費爾法克斯太太,還有羅切斯特先生。他們相識,相愛,直道結婚時出現了意外,簡出走了。簡流落到了沼澤山莊,做了一名教師。令她驚喜的是,里費斯一家竟然是她姑媽家的孩子。圣·約翰是個狂熱的教徒,他要求簡嫁給他,并且與他一起去印度傳教。簡拒絕了,并決定回到羅切斯特的身邊,與羅切斯特結了婚,過上了她想過的生活。
文中的簡·愛是一個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反對壓迫,追求光明,平等的生活的人。簡·愛說過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我現在不是憑著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著肉體凡胎跟你說話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睆倪@一段話完全可以看出簡·愛是一個反對壓迫,追求光明平等的人。
《簡愛》告訴了人們對于命運的安排,不要屈從,而是不屈不撓,敢于反抗;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感情,勇敢追求真愛。
我始終把它放在我的枕邊,時時刻刻激勵著我每天都要成長。
讀了《擔當》,讓我思想不斷受到沖擊的不僅僅是“職責”,更重要的是“擔當”二字。在現實生活中,敢于承擔職責要有一種勇氣和魄力。擔當是職責的承受,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教師,應用心的主動的承擔崗位職責,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實現人生價值。其實簡單理解,職責與擔當就應是在其位謀其政,不辜負上級領導的期望。
首先論職責,即要對自己負責。人生立于世,總要獨立地生存,就得有生存的本領,要有生活的技能,這就離不開我們的職業。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做什么職業都應懂得“敬業”,敬業,就就應嚴格遵守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工作中認認真真,一絲不茍,這樣不會覺得累,反而會自得很充實,樂在其中。
其次講擔當,即承擔工作并對其負責,敢于擔當,就是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能沖得出去、撐得起來。一個有擔當的人,是有職責心的人,是能委以重任的人。敢于擔當是一種勇氣,一種氣概,把理想主義的職責態度付諸實踐。時時都有原則把持,處處都有德行操守。
總之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成為一個有職責敢擔當的人,通俗地講就是成為工作和事業的“操心人”。在工作中要像書中的模范人員一樣采取用心的、主動的態度對待每一件工作,而不是消極的、被動的理解任務,并且用“解決問題,對結果負責”的態度來工作。只有時刻將職責感和擔當牢記心中,我們得工作才更有效率、更容易成功。我們不但對工作過程負責,也要對結果負責。而決不為過錯表現尋找借口。負職責的人,愿意理解別人的考驗和審查,喜歡承擔以結果為導向的任務,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星星,這些星星都極為普通,甚至連嬰兒都知道“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可是作者巴金卻把這普通的星星寫得非同凡響。文章從不同角度寫星星,從故鄉寫到異地再到海上,甚至寫到了國外,寫出了星星的變化。作者四次寫到了看星星,但看的地點卻不同,第一次在家鄉看,寫了作者喜愛這滿天的星星,這星星就像是母親。第二次是在南京看,寫了星星帶來光明,星星就像是朋友。
第三次是在海上看星星,這時,作者賦予星星新的內涵:星星是不變的,可這星星卻能代表不同的人,在作者的眼中,這些星星代表著母親,讓作者倍感親切。第四次,作者已經能看出星星組合起來的樣子,甚至看出了星星的靈氣。通過讀巴金的《繁星》,能讓人從他樸實的語句中讀出他對家鄉、對母親的深深的思念。文中巴金寫道:“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笔堑?,一個少年時就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去獨自闖蕩天涯的人,在休息時能不思念自己的親人嗎?文中第四自然段在一般人讀來可能有些多余,可我不覺得,因為前面總是寫“我”看星星的感受而忽略了世界上無數的其他人,這里作者寫了一個英國人在星空中看見了一個奔跑的巨人,這就充分說明了人人看星星是不一樣》。
世界上的東西很多,有心人看見他們會發出自己的感慨,巴金就是這樣的一個有心人,他對事物獨特的看法和高超的寫作技巧使他成為了文壇中耀眼的一顆繁星。
感動,溫暖人心的力量。
當我讀完《改變》這篇作文時,小作者流淚了,此時的我,淚水也溢滿了眼眶。這篇作文寫的是小作者眼中的鄉下人,是土里土氣,既沒檔次又沒品位的人。平時的小作者遇到鄉下人會冷冷的白他幾眼。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使小作者改變了對鄉下人的看法。一位鄉下親戚來到小作者家。有一次,呢位鄉下親戚問小作者成績如何。小作者只是冷冷的回了:“比你們山里的娃好?!编l下親戚說了事情給小作者聽:有一個南海,成績在班上是尖子,在獺歲那年,他爸爸得了重病,他媽媽拋下他和爸爸走了。他爺爺年紀大了,干活很吃力。他是個懂事的孩子,決定退學。在他上最后一節課時,他早早的來到了學校,把黑板擦的干干凈凈,老師講課時,他是聽的多么的認真,生怕陋到一句。放學了,同學們都走了。而他依依不舍的撫摸著黑板、課桌……講到這,鄉下親戚流淚,小作者流淚了。我只感覺我的視力已經模糊了。
我們也是農村人、鄉下人。但我們這總比那山里富裕多了吧!個個家的孩子都能上學。但在學習上和窮人家的孩子比起來,他們愛學習、渴望知識。求知欲比我們高。但是他們缺少的是金錢,物質上的補充,導致他們上不了學。而我們有學上還不知道珍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那些孩子之所以那么的認真學習,是他們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比硕际且粯?,只是所處的環境不一樣罷了!
我也想到了一句名言——逆境出人才。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漸漸地迷戀上了讀書,竟到了無書不歡的地步。
我愛讀書,不論文學名著,還是詩詞歌賦,總是那樣吸引我,就像我一直所喜愛的運動一樣誘惑著我。我對他們從來是來者不拒。
曾經走過魯迅、聞一多的文章,亦曾穿過杜甫、李白的詩集,幾度花開花落,我執著地做著我的讀書夢。后來,我接觸到了《鏡子》、《愛的教育》、《童年》……我竟有種“夢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我知道,我找到了真正屬于我的好書,從中我真正品味到了讀書的樂趣。
喜愛詩,愛詩的婉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花影弄月,讓人風落花而傷懷,望落葉而悲傷;愛詩的豪放,“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熱血沸騰,幻想著自己披甲上陣殺敵。
喜愛散文,“花落人依舊,花開兩不知。雨打風流柳成行,水落三千牽城煌。得,風來,雨來,天地開來,我的'青春,為你歌舞!”。散文猶如一首首輕盈動聽的歌曲,猶如一曲曲凄涼的民謠。從它的押韻里,我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歡樂的日子,聽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和著白居易低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不開心的時候,低吟著“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有書的日子,心不再彷徨,不再茫然,人生不再會迷失方向,日子充滿了色彩,仿佛是“赤橙黃綠青藍紫,我持彩虹當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