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800字2020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為了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我們要繼續弘揚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感悟戰爭的殘酷,維持好和平,向未來更好的生活努力。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800字,歡迎大家閱讀!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1
抗美援朝戰事一場難以忘卻的戰事,是一場戰強敵、驅惡魔的生死大搏斗!是一場百萬中華優秀子孫再次涌現豪邁氣概的英雄贊歌與神圣洗禮!抗美援朝戰事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事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
我們衷心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懷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全體將士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讓我們懷念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楊連娣、李家發、楊育才、任光華、孫一增等30萬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勛集體。
志愿軍戰士究竟是抱著怎樣的信念沖上戰場的?而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是怎樣下定決心,在建國之初國力極其貧弱、武器裝備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即讓小米加步槍的戰士與有先進武器的美國人對抗的?我們的戰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這場戰爭打得驚天地,泣鬼神。一個個奮不顧身、沖鋒陷陣的戰士把敵人打得抱頭鼠竄。這場戰爭打得震五洲,驚四海。中國人的勇敢無畏讓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中華民族遭受百年凌辱的大爆發:這是中華雄獅的怒吼:這是一場改變民族命運的賭博:這是一場維護民族尊嚴的決斗!“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壓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發必速。我們一定要拼命地向前!”這是1919年的毛澤東代表中華民族發出的沖天怒吼!
中國需要強大,把那種“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氣勢傳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銷蝕一個民族的英雄氣概;發展經濟的同時應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2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后被迫進行的一場全局性、大規模、反侵略自衛戰爭。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這出其不意的當頭一棒,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從此,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一起進行了為期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從中朝邊境鴨綠江開戰,連打三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七線,攻占漢城,將戰線向南最遠推進了五百公里,最終在朝鮮中部三八線實現了停戰,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目的。
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完全的偉大勝利。
彭德懷后來總結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經驗時,曾明確指出:“最重要的則是由于黨中央和毛主席英明的決策、堅定的意志和正確的領導?!泵珴蓶|與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的確有著太多可以大書特書的地方。可以說,志愿軍出奇兵應對這場戰爭,來自于毛澤東決策出兵朝鮮的偉大決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及其領導人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他們堅信毛澤東關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發展中國家被壓迫人民群眾為此歡欣鼓舞,他們紛紛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從而動搖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
從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之后,有許多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新中國真正邁開了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堅實步伐,這也為1971年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訪華和第三世界廣大國家把新中國“抬進聯合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總之,抗美援朝戰爭對我黨來說是奪取全國政權之后的立足之戰,對我軍來說是走向世界戰場的立威之戰,對我國來說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功德無量,永彪史冊。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3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決定抗美援朝。付雁作為一名機要干部,向東北軍區報到,隨后作為第一批赴朝鮮人員去朝鮮,在志愿軍總部擔任一名話務員。
這時候,他才16歲。
抗美援朝,志愿軍官兵犧牲很大。但是,付雁因在志愿軍總部,沒有上前線,加上又是話務員,個人的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經歷了好幾次的驚險時刻。
首先是在赴朝路上,他與22名機要干部乘坐汽車進入朝鮮。一次,汽車行駛在公路一個拐彎處時,突然前面一顆炸彈爆炸,沖擊波很大,汽車顛簸了幾下,除司機受了一點輕傷外,其他的人虛驚一場,毫發無傷。
為什么?
公路拐彎處前的一個山頭,擋住了飛舞的彈片。
三天三夜后,他們抵達志愿軍機關所在地——大榆洞,隨后,再被安排乘坐汽車去前勤指揮部報到。一路上,飛機不停地轟炸。晚上,大家昏昏欲睡時,突然又一聲巨響,一顆炸彈在不遠處爆炸,駕駛員頭部和胸部受重傷。
而其余的八人個個完好,其中也包括付雁。
以后,付雁又兩次歷險。
那是在第五次戰役前夕,因為前方一直在激戰,話務員每天只能睡二三個小時。經常是敵機在頭上盤旋,他們照常工作。一天,大家正在吃晚飯,敵機突然出現,狂轟濫炸,付雁和大家立即往山溝轉移。
結果,在途中,通訊員小韓不幸中彈犧牲,年僅18歲。
其他人安全無恙。
因為工作太忙,睡眠不足。付雁等話務員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睡上三四個小時。一次,他在燭光下帶著棉帽工作,不知不覺睡著了。結果,燭火把棉帽右邊的護耳燒著了,把他右邊的頭發和眉毛烤焦了一大塊。
這是付雁在朝鮮唯一的一次受傷。
付雁是丹東人,自幼喪父,家中有四兄妹,他是老五,母親最喜歡他。1953年朝鮮停戰了。因為他離家較近,領導照顧他,給他批了10天假期回國探親。
付雁是三年前被東北軍區到學校挑選機要員,被選中參軍的。當時母親知道后,舍不得他走,心里難受,但沒反對。
1950年元旦前四天,付雁離家正式去學校了。在離家前的那個晚上,母親徹夜未眠,一面流淚,一面為他準備了幾件衣服。第二日,她冒著寒風,踏著白雪,滿含熱淚,把兒子送上了火車。
這一次請假回家,可以見到自己的母親了,付雁很高興,帶上了立功喜報,還從戰友那里借了一些錢,準備孝敬母親。
可是,他回到家后,哥哥和姐姐們雖然很高興,卻表情異常,似乎都在躲避什么。付雁突然預感一種不祥之兆,便追問:“母親呢?”
“母親已經病故兩年了。”大哥說。
接著,大哥告訴他:“你走后,她就一反常態,情緒始終不好。后來,聽說你上前線去了朝鮮,整天坐臥不安,神魂恍惚,天天念叨你,見到當兵的就問:‘我家春子(付雁的小名)呢?’她還說要去沈陽看你。三個月后,1951年初,她發展到不吃不喝,最后經醫院搶救無效于2月10日逝世。你在朝鮮打仗,我們也無法告訴你?!?span style="display:none">OL7子文庫范文網
這真是晴天一聲大霹靂!付雁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天,他在母親的墓前整整坐了三個小時。
隨后,假期還沒結束,他就帶著終生的愧疚返回了朝鮮。后來,付雁在部隊中干了一輩子,也成為了一名解放軍干部。
60年后,付雁還忘記不了自己的母親。在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時,他含淚向人們講述了母親當年不吃不喝而死的往事。但是,他堅定地說:
“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不能變。”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4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27日美帝國主義派兵入侵朝鮮,并侵占中國領土臺灣。9月15日,美軍集中七萬余人在仁川登陸,并瘋狂北犯。
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軍不顧我國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過“三八線”,并繼續向中朝邊境鴨綠江和圖們江進犯,同時以空軍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鎮和鄉村,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嚴重的關頭,黨中央和毛主席,毅然決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明決策,迅速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于1950年10月19日開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軍一起,抗擊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及其所指揮的南朝鮮軍。
與此同時,我國人民熱烈響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召,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抗美援朝作戰,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從1950年10月25日起,以運動戰為主,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趕回“三八線”,迫使對方轉入戰略防御,接受停戰談判。
從1951年6月中旬起,以陣地戰為主,挫敗了對方多次局部進攻,并粉碎了對方“絞殺戰”、細菌戰和側后登陸計劃。同時,也主動地舉行了多次凌厲的攻勢。
至1953年7月,經過金城戰役的殊死較量,對方在遭受重創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簽署停戰協定。至此,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是異常激烈而又殘酷的,我志愿軍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和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前仆后繼,英勇善戰,終于戰勝了敵人,完成了任務,打出了國威、軍威,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5
朝鮮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半島,缺乏戰略縱深(猶如后來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實際上確實適合美國這樣軍隊),19__年的6月25日,一個小時內在38線上信號彈從西海岸打到東海岸,李承晚的南朝鮮部隊全線進攻,南朝鮮的部隊中都有美國的顧問.至于是誰推動了這場戰爭的開局,我覺得不外乎是麥克阿瑟或者是蘇聯,因為如果南朝鮮統一北朝鮮,那么麥克阿瑟在他的軍事生涯上幾乎可以比作從珠穆朗瑪峰達到了月球,而如果被朝鮮統一南朝鮮,那么蘇聯在遠東完成了最完美布局,但美國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未必想打,當時美國的重點應該在歐洲,遠東的布局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狀況了,只能是麥克阿瑟自私的想法,后來他的一些做法簡直就是想把戰爭引入中國境內,并想用蔣介石的軍隊拉到朝鮮來打,這樣的結果只會使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時候的中國實際上還沒有完全解決境內的安定,南方還在剿匪,進攻臺灣打了敗仗,基本沒有空軍和海軍,當務之急是解放臺灣,也不可能鼓動金日成(也沒錢和裝備去支援),后來仗打到那個程度,蘇聯沒有派空軍和地面部隊,我直接懷疑是斯大林就是在利用中國人,包括19__年開始的解放戰爭中蘇聯人的作派,實在是齷齪,后來中蘇決裂,真正是明智之舉,避免了被蘇聯當槍使,做附庸國的下場都不會舒服.
戰爭的開局對北朝鮮的人民軍很有利,經過幾個月,幾乎把南朝鮮李承晚的部隊趕進了大海,蘇聯人支援的坦克部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時候美國人的海陸空軍隊全面介入,直接體現了先進武器在當代戰爭中的作用,另外,麥克阿瑟的得意之作"仁川登陸"非常完美,大量人民軍被包圍、切割、消滅,僥幸逃脫的只能進入游擊戰狀態。美國人乘勝追擊,先頭部隊幾乎看到了鴨綠江,這個時候,彭德懷領導的志愿軍已經晝伏夜行地進入朝鮮戰場,直到第一次戰役,美國人的飛機居然沒有發現大規模的中國軍隊,彭德懷充分利用了在解放戰爭中的優秀傳統,前三次戰役以巨大的傷亡取得了戰略成功,之所以傷亡很大(整個朝鮮戰爭的傷亡是驚人的,中國到現在都沒有公布真正的數字,我估計在50萬),有幾個原因,最重要的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沒有空軍,后勤補給線幾乎被美國人的空軍完全封鎖,在50年的冬天,在氣溫只有零下30度左右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很多沒有棉衣棉鞋,吃的也很少,非戰斗減員及其驚人,設想在那樣的境地,打一場伏擊,為了不讓美國人的飛機發現,趴在雪地里一晚上,第二天開打的時候會有多少已經永遠睡去?后勤補給這個問題一直貫穿了朝鮮戰爭,凍死的,餓死的,傷病不能得到治療的.......麥克阿瑟下臺后,繼任的李奇微將軍充分利用了中國軍隊這一弱點,他發現中國人的每次戰役最多只能持續7天,為什么?后勤跟不上了。所以他的戰術講起來很簡單:志愿軍進攻時邊打邊退,等到第八天,全線反擊,并且空投部隊在交通線上包抄。這個發現成就了李奇微。
其次是武器的全面差距,沒有防空炮火,沒有空軍海軍打擊美國人的后方,手中的武器都是日本人和蔣介石留下來的,彈藥的規格也不一樣,我覺得中國人憑借的是樣:精神意志、人海戰術、高明的戰略戰術!可以這么說,如果當時有美國人的武器裝備,在50年冬季就可以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當時的武器裝備以及朝鮮半島特有的地理環境導致無法完全實現中國的軍隊指戰員所熟悉的戰略戰術,朝鮮以山地居多,大多南北向,南北間的通道就那么幾條,基本都在美國飛機的覆蓋之下,白天不能打進攻,沒辦法對付飛機的轟炸和掃射,你要完成一次包抄,都得靠腿兩條腿和美國人的坦克、裝甲車、卡車賽跑,人家走公路,往往你還不敢走公路,得穿山越林的跑,這樣,一場圍殲戰打成了追擊戰,有時候圍住了還是拿不下來,因為缺少火炮支援,沒有防空手段,作戰效果比戰術意圖相差太遠,傷亡還很大。 應該說整個戰爭的過程很復雜,在書中每每讀到一些重要的地方感慨很多,一一寫下來費時耗力,最后只留一點點想法:1,朝鮮戰爭對中國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收復臺灣的最佳時機,最后留下社會主義的北朝鮮,戰略效果也是差強人意。2,在朝鮮戰爭中發現了現代戰爭中后勤線的重要性,并且為此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那么在未來戰爭中,后勤補給需要怎么樣運作?這很復雜,回頭找本相關的書看看。3,用前輩建國者的精神發展軍事以及民用科技,網上的新聞講現在國產戰機用的發動機還都是進口的,都建國71年了,這不知道干什么吃的。4,目前的南海局勢,不妨打一場局部戰爭試試。5,民族的確是有性格的,戰爭中最是一目了然
致敬抗美援朝主題云團課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