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閱讀感悟心得通用(10篇)
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在《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里被描述的淋漓盡致,關于《海底兩萬里》個人的讀后感撰寫完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海底兩萬里閱讀感悟心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海底兩萬里》講述的是一個海上冒險故事,海洋生物家阿羅納克斯等人在海上追尋“怪物”時,被名叫“鸚鵡螺”號的潛艇抓了去,并跟隨尼摩船長進行了近一年的海底旅行。
一路上,被章魚、土著人等攻擊,在南級缺氧事件等等困難都遇上了,可謂經歷了“九九八一”難,最讓我難忘的是在紅海中遇到了儒艮。
儒艮是一種奇特的生物,屬于人魚目,它沒有鯨魚或抹香鯨一樣分開的尾巴,它的鰭像是切斷的手足一般。由于它又是一種好吃的極品,不禁讓捕鯨人尼德蘭手癢癢。
一行六人坐在小艇上,準備打儒艮?;艘粋€多鐘頭,與儒艮回旋了一個又一個回合,終于一擊致命——打中了心臟,阿羅納克斯教授等人滿載而歸。
當天中午,儒艮就被宰割了,成了午飯,大家都覺得這肉十分美味。
儒艮可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生物!因為人們拼命獵殺,它的同類海牛也是一樣,日漸稀少。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的社會:人們濫捕亂獵好像已成為家常便飯,物種的來絕程度愈來愈快,甚至還能想象到世界上只剩下人類的可憐情景!
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吃魚翅,仿佛能吃上昂貴的魚翅是無比榮耀,導致了海洋中的鯊魚數量極速下降,破壞了生態平衡。燕窩也不例外,讓多少燕子失去了家!
一個又一個的物種相繼滅絕,這個數字令我們痛心、難道,世界上真的只剩人類了他們才甘心?
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我們的生物,保護我們的地球!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著《海底兩萬里》。書中主要講了在1866年時,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頭被認為是獨角鯨的怪物。法國生物學家可龍納斯接受當局的邀請,參加對怪物的追捕。再追捕過程中,他不幸落水,爬到了怪物的身上,才知道它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構造神奇的潛水艇。從此,潛水艇帶他環游海底兩萬里……
在這本經典名著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那船長的個人收藏室和他房中的儀表。在船長的個人收藏室里不僅有藝術作品,而且還有自然界罕見的產品。有植物。貝殼和海中的其他產品。他房中的儀表,大多都是我不知道的,有溫度表。風雨表。濕度表。暴風鏡。羅盤。經緯儀,還有日間用的望遠鏡和夜間用的望遠鏡。第二部分是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章魚怪”。這個故事主要是說幾十只章魚來侵犯我們的船,用它們的八只腕足來與我們抗戰,許多船上的人都被章魚卷入了八只腕足之間,船長應該是屬于最勇敢的一個人了。他拿了幾把斧子“刷”的幾下就把章魚的兩只腕足的給砍了下來。由于大家齊心協力,船長把這只最大的章魚的八只腕足都給砍了下來??吹竭@里我不由的驚嘆一聲:船長,你真勇敢!
是啊,那船長的英勇無畏的精神,令我們敬佩。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那就是如果船上的人不團結,只靠船長一個人的話,是不可能把幾十只章魚打敗的。所以團結就是力量,無論遇到什么事,我們都要團結在一起。因為只有團結在一起我們才能戰勝困難,迎來成功!
五一假期內,我讀了一本書《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是由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所寫。凡爾納在1828年出生于法國南特,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其代表作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地底旅行》等。
《海底兩萬里》中的主人公尼摩艇長是一個勇敢、冷靜的人,我特別欣賞的是在“珍珠”這一章里,他為了救一個采珠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勇敢地與鯊魚搏斗,差點兒把命搭進去。幸好,鯊魚最后被一個伙伴及時用魚叉刺死。
這本書的海景描繪也非常具有畫面感。書中繪出許多奇形怪狀的海底動物和惟妙惟肖的海底世界。有一段專門描寫海底森林的話:陽光投射在寧靜的海底,仿佛是透過光譜被曲折分析的光線一般,美不勝收。連海底的巖石、草木、貝殼和珊瑚,也都染上了七彩的陽關,令人驚訝。當讀到此處,海底森林的景色仿佛瞬間在眼前浮現。
書中尼摩艇長帶領著他的隊伍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等種種情況,我的心也隨之上躥下跳---主要是被嚇的---呵呵!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給人帶來美妙的幻想,不愧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這個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令我映象深刻的一本書就是《海底兩萬里》。
讀《海底兩萬里》,我看見了現代科技的發達。在1866年那個年代,海上出現了一座“暗礁”,當人們還以為這是什么鯨魚時,阿羅納克斯教授,他的仆人孔塞伊和捕鯨手內德·蘭德偶然地來到了這個“怪物”上面。其時,這不是別的,而是一艘潛水艇,一艇永遠不上岸,堅固無比的'潛水艇。這艘潛水艇長約3海里,寬約1海里,面積為1010。45平方米,體積為1002立方米。它可以下降到海底一萬六千多米的地方,輕而易舉。哦,對了!這艘艇就是——“鸚鵡螺”號。
讀《海底兩萬里》我看見并了解這個深不可測,但又美麗絕倫的大海,它給了我們許多寶物。在維哥灣海底,有許許多多讓你目不暇接的珍珠母。維哥灣并不深,那些撈珍珠的人們就是在這兒發了財的。他們雖然發了財,但也活不了多久,因為他們在水下憋一分鐘就會溺亡,最高紀錄也只有五十八秒。還有“鸚鵡螺”號上面用的納、電、鐵……都是海洋提供的。怪不得說海洋是個“聚寶盆”呢!原來如此,大海里,不愁吃也不愁穿,隨處可以撈到各種各樣的魚,只要你有足夠的氧氣,你可以在海底呆一輩子,永不上岸,就像“鸚鵡螺”號的呢摩艇長一樣,與世隔離。
我也很想擁有一艘“鸚鵡螺”號一樣的潛水艇,如果我有了,我也會像他們一樣環游海底世界,親自去看一看美麗的珊瑚,五彩繽紛的魚兒和兇猛的鯊魚,多有意思!
雖然我不知道“鸚鵡螺”號最后的命運——它被那個邁爾大旋流怎么樣了?但我仍然祝福它和尼摩艇長。
真想去一次海底!
在平靜的大海上有時會波濤洶涌,給渺小的海水一陣觸動。在洶涌的大海上有時會風平浪靜,給過往的船只留下期許。
有一位教授叫阿龍納斯,他善良,有同情心,包容。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的仆人,也是他的伙伴——康塞爾,兩人有救命之恩,康塞爾幼時是棄嬰,經過時光的推遲,兩人的感情固如鐵。阿龍納斯在一次出海時掉入海中,忠誠的康塞爾從船上跳下來守護著主人,經過幾次事變后,他倆和尼德.蘭被一位潛水艇長抓住,這個船長有著他的私人潛艇,他討厭陸地上的生活,他就總和他的艇在大海里遨游,餓了,就上某些小島上找食物,當時的小島還都是野蠻人、土人。經過了一陣時間船長和幾個人成了好朋友,從此很樂觀,在小島上探險,教授和康塞爾用知識找出食物和道路,而船長卻不慌,因為他的經驗多,說明了在常識的基礎上才能認真找出學出知識.在海底探險時,教授和船長獨行,二人一路琳瑯滿目,看到了珍稀珊瑚,遇到鯊魚時船長用常識和冷靜帶著教授躲開,說明冷靜是處理復雜棘手事物的發端。
在大西洋船長帶著他們看到了“亞特蘭蒂斯”。之后他們去了南極,而尼德.蘭想去捕殺長須鯨被船長制止,所有生靈都需要被保護,不能憑己來肆意屠殺。說明我們要善良、理解。返回途中冰山砸落,散發出一種刺眼的光芒,使人產生錯覺。而有經驗的尼德.蘭沒看,因為萬事萬物都有自然規律,而你看到了“上帝的隱私”(也就是不符合規律的)就要付出代價,在潛水艇溢水缺氧的情況下都希望把生存的機會給他人,說明忠難見真情,他們情誼很深。
《海底兩萬里》讓我領悟了大海的神秘,對了《海底兩萬里》是指阿龍納斯等人在海底的六個月所走的兩萬里,他們去了四大洋以及紅海、地中海等,在海底的十一萬公里。我也懂得了亞特蘭蒂斯和海底隧道的神秘,也讓我懂了人生的千滋百味酸甜苦辣都是一種美。
《海底兩萬里》是集神奇的想象力、嚴謹的科學性、樸實的人性美于一身的科幻小說。本書主要講述了1866年海上出現了“龐然大物”,一個長長的梭子狀物體,有時泛著磷光,比鯨魚的個頭大,而且速度也比鯨魚快得多。為了不讓“大海怪”繼續傷害無辜人民,“亞伯拉罕·林肯”號決定去清除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接受了邀請,一同遠航。結果,“亞伯拉罕·林肯”號反被“大海怪”追殺,阿羅納克斯教授與兩位同伴逃到“大海怪”身上,被“大海怪”救下,才得知“大海怪”是潛水艇“鸚鵡螺”號。于是,他們開啟了海底之旅。但是,三人受不了海底生活,想盡一切辦法逃離。最終回到了陸地上。
“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艇長沉著冷靜,堅定勇敢,博學多才。他設計并建造了“鸚鵡螺”號潛水艇,戰無不勝。尼摩艇長的身份成謎,他在大海下漫游著,生活著,一方面做著自己喜歡的科學研究,一方面搜集海底的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斗爭,發誓絕不登上陸地。他與世隔絕,似心如冷鐵的隱士。尼摩艇長為什么對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們如此憎恨?他有怎樣痛苦的過去呢?
阿羅納克斯教授與他那精明強干、聰明好學的仆人孔塞伊,將所見的海洋生物向我們做了翔實的介紹,說得井井有條,精彩絕倫。他們還把他們見到的種種海底奇觀一一道來,讓我們大開眼界。
在這本科幻小說中,我們不但了解到了科技的發達和它的極大用處,而且還告誡了人們不能隨意捕殺生物,要保護所有的生命,不讓我們的家園受到破壞;防止被壞人利用,保護好自己。作者呼吁大家從小事做起,每個人看好自己,就能使世界更美麗!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3部曲中的第2部,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學幻想小說,體現作者驚人的預見性和杰出的科學知識,描繪的許多科學幻想在今天已經實現,如,潛水艇等。設置了出色的懸念,完全可以與希區柯克的懸念相媲美,對“怪獸”的出沒,尼摩船長的身世之謎,為什么他會這么的仇視陸地的人類,究竟受到過怎樣的刺激,為什么他揚言可以還清法國百億的國債。激發讀者的興趣,是一本是很值得欣賞的書。
事件的起因是以一個“怪獸”的出現開始,它的龐大,行動詭異讓人們害怕,頻繁襲擊海船,于是派出了“林肯號”去消滅這個“怪物”,邀請了主人公阿隆納斯,以及他的仆人康賽爾,但是它卻刀槍不入,讓人猜疑,最后林肯號上的所有人落水,阿隆納斯和康塞爾以及一位意大利魚叉手尼德。蘭誤上了被稱為怪物的鸚鵡螺號,被尼摩船長軟禁起來,與尼摩船長一起進行漫長的海底旅行,他們遇見了兇狠又可憐的土著人,救了可憐的采珠人,穿越了海底的隧道,為受傷的船員舉行海底葬禮,在海上與鯨魚,章魚做搏斗,后來到了南極卻被困在了冰雪層里,很有可能全都喪命,有可能被深水處的水壓壓死,可能會因為氧氣被用完而憋死,因為在冰低,無法到外界去吸收氧氣,只有靠儲存的氧氣來度日,卻只能有幾天的時間就會用光,就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每個人不得不穿上沉重的潛水服去進行挖掘,但是,每天挖一點,晚上卻又要被封住,他們不放棄,最終沖破了冰層,獲得了新生,但是他們一行人仍沒有放棄獲得自由的希冀,最后在尼摩船長修補“鸚鵡螺號的時候,逃出了潛水艇。
文章的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尼摩船長雖然痛恨人類,但是卻心底善良,為了船員的死而掉淚,他愛鉆研,發明出了偉大的“鸚鵡螺號”,他性格憂郁,卻有知識淵博,可以償還法國幾百億的國債,可以將珍珠毫不吝嗇的送給可憐的采珠人,看到自己的船員死去,卻又掉淚……他對人類有根深蒂固得不信任感,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他鎮定,勇敢,卻善良真誠。阿隆納斯是個學者,他對海洋對科學有著深厚的感情,是典型的“知識高于一切的學者”,為了知識,不惜犧牲自由??蒂悹柺且粋€忠實可愛的仆人,擅長于生物的分類,對主人忠心耿耿,即使為主人犧牲生命也愿意。尼德·蘭,一個是性格急躁,追求自由的意大利人,他熱愛陸地,熱愛人民,急切渴望自由,為逃出鸚鵡螺號有重大的作用。
這篇文章描繪了美麗的海洋景觀與海底動物,有奶海,紅海,有美人魚,大鯨魚,章魚等,給我們展現了美麗的海底世界,也表達了他們想追求自由的渴望,利用主角的心理活動,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精彩,在法國的文壇獨樹一幟。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采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郁,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實或高于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1866年的一天,海中莫名其妙地發現了怪物,怪物襲擊了成百上千條船只,法國政府決定派出“林肯”號來追擊怪物。海洋動物專家阿隆納克斯教授跟隨“林肯”號出發,結果,在船上碰見了他的兩個好朋友,分別是魚叉王尼德?蘭和孔賽依,他們跟隨全體船員出發遠征。最終他們碰到了怪物,但是子彈、炮彈、魚叉,對怪物根本沒用,怪物用強大的高壓水槍擊中了“林肯”號。阿隆納克斯教授被強大的水流擊入水中,當他將要絕望的時候,一只強壯而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握住了他,他轉頭一看居然是孔賽依,孔賽依告訴阿隆納克斯教授:“‘林肯’號船上的舵、螺旋槳、木質甲板、欄桿、桅桿、帆布都被怪物打爛了,看來想要回到‘林肯’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彼麄儽灰慌啪蘩?,沖到了怪物身上,孔賽依和阿隆納克斯教授昏了過去。
第二天他們醒來的時候,卻發現尼德?蘭也在怪物的背上。尼德?蘭告訴他們,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章魚或獨角鯨,而是一艘地地道道的潛艇。他們想跟里面的人取得聯系,可是一行行鉚釘嚴絲合縫的“躺”在他們的前面,孔賽依急得又咒罵又跺腳。突然,潛艇上的蓋板打開了,里面探出一個人頭,他看見他們驚訝了一聲又消失不見了。過了片刻之后,七八個蒙面人將他們押進了又黑又神秘的潛艇,關進了一個房間。一位船長走進他們的房間,他們都很憤怒,就用法語、英語、德語、拉丁語各自從頭到尾講了自己的經歷,可是那位船長說了幾句他們聽不懂的話,就把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奴役進來了,尼德?蘭非常憤怒,緊緊地掐住了奴役的脖子,死不放手。一會兒,船長又進來了,他用法語對尼德?蘭說:“尊敬的尼德?蘭先生,請您保持冷靜!”他們都驚呆了。從那以后,船長跟他們成了好朋友。于是他們跟神秘的船長開始了一段驚險神奇的海底旅行,他們目睹了海底火山噴發的壯觀景象,登上了未有人到達過的南極,領略了美麗又充滿危險的海底世界。然而,船長為什么要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呢?“鸚鵡螺”號潛艇最終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這一切都是個謎。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大作。我讀了以后,明白了要向“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內莫那樣,當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曾經吞沒了成千上萬條船只的大海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冷靜、直率、勇敢,用智慧和科學去跟無邊無際的大海拼搏,遇到困難時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內莫船長這種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不朽的著作,“科學幻想之父”儒勒·凡爾納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揭開了大海神秘的面紗。
故事的主人公尼摩艇長和他的同伴們秘密建造了一艘性能極佳的潛水艇:鸚鵡螺號,從此與世隔絕,在大海中航行。后來人們發現了它,以為是個大怪物,要除掉它,沒有成功。隨船一起參加清除行動的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仆人孔塞伊和捕鯨手內德被甩到了艇上,成為艇長的俘虜,隨艇領略了兩萬里奇妙壯觀的海底世界,最后逃出潛艇,回到陸地。
在這本書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從太平洋下感嘆海底世界繁花似錦,到海底漫步感受大海的純凈空靈;從采珠場里驚嘆獨一無二的巨大珠母,到大冰蓋下敬畏數不盡的暗礁、浮冰……大自然可以造出幾十英尺長的巨型章魚,可以讓亞特蘭蒂斯大陸一夜間成為海底廢墟,它把手指尖的灰塵翻過來,就能把鸚鵡螺號封進冰隧道!
的確,大自然實在是值得敬畏的,就像書里說的那樣:“在大自然所劃定的極限處,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愿意與否,你都得停下你的腳步來?!?span style="display:none">nMA子文庫范文網
我們人類的各種必需品都要從自然中獲取,因此我們要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甚至像尼摩艇長一樣融入到自然里去。他的吃、穿、用來自大海,但他絕不濫用。在南極附近遇到長須鯨,內德想要捕殺時他曾說:“為捕殺而捕殺是人類的一種特權,但我不允許這種殘酷的消遣?!弊阋娝麩釔圩匀?。指揮著他的艇,他也不懈地探索自然:到南極去!下到最深的海底去!他是用勇敢的心與充滿科學智慧的頭腦去了解自然。熱愛自然,了解自然也就融入了自然。
現今社會,各種環境問題在涌來:水資源緊張、生物多樣性破壞、極端天氣、全球氣候變暖……讓我們重新問一問自己,是不是為一時之利逐漸淡漠了對自然的敬畏,把無休無止的索取看作理所應當了呢?讓我們向尼摩艇長學習吧,保持科學理智的頭腦,為保護自然貢獻力量吧!
大海是包容的,是擁有無限的美的,自然更是如此。但它也許也需要我們的理解和關懷《海底兩萬里》訴出了它的心聲。